申城金融系统为千余青年打造“金巢小屋”,住进温馨小家 享受有爱社区
“金巢小屋”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经有超千人受益。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在心仪的城市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是很多在申城奋斗的新市民、青年人的美好向往。为切实解决金融系统职工青年安身安居等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在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领导下,市金融群团组织探索推出“金巢小屋”品牌项目,不断提升金融职工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95后、00后租房需求多元化
“在酒店辗转了数月,直到6月住进‘金巢小屋’的公寓里,我才真正有了‘安居乐业’的感觉。”朱孔萌告诉记者,他硕士毕业后来沪打拼,通过校招今年入职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小朱曾咨询过数家房产中介,因预算有限,能够租到的房子不是条件有限,就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心仪的房子往往租金不菲。
租房是很多年轻人来沪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毕业季时常会将一二线城市的租赁市场推入季节性旺季。今年也不例外,据克而瑞租售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核心一线城市7月租金涨幅排在重点55城的前五位。
“未来住房租赁市场,95后、00后等年轻群体将逐步成为主力军。”贝壳研究院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指出,新生代青年重视居住体验,对租住的居家品质和居住环境要求更高。
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团委曾在该行内部进行了一次非沪籍青年员工住房情况网络匿名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26份,并形成了万字报告,这份报告显示超过七成非沪籍青年员工租住的房屋人均面积小于35平方米,其中超过四成的青年人均租住面积不足15平方米。此外,非沪籍青年员工在租房时认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与上班地点的距离”,其次是“租金价格”“生活便利性”“与地铁站的距离”。
精准解决青年在租赁过程中面临的痛点,满足其安全省心、租住舒适度等多元需求,才能更好助力青年人才在城市安居。记者采访获悉,“金巢小屋”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覆盖浦东耀华社区、普陀馨越社区、徐汇馨逸社区和南站社区,获益的青年已超千人。
多方合力服务金融新市民
今年6月,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团委开始推介“金巢小屋”项目,朱孔萌得知消息后,立刻提交申请。入住两个月,他感到十分满意:“我现在的房子全新装修堪比酒店,家具、家电,敞开式厨房、淋浴房一应俱全,民水民电,还有阳台可洗晒。”小朱说金融行业工作节奏快,在上海能有这样一个栖息身心的住所作为开端,他感到非常满意。
朱孔萌租住的房子紧邻轨道交通10号线新江湾城站,与复旦大学江湾新校区毗邻,靠近新江湾城湿地公园,距离五角场商圈约2.5公里,社区还配有健身房、洗衣房、共享厨房、共享客厅等公共空间。
为了让更多青年安居、乐居,今年市金融工作党委领导带队考察城投保租房项目,探索以江湾、光华、浦江等城投保租房社区为试点,持续推进“金巢小屋”,截至目前,又有26家单位的261名职工青年入住。
与此同时,市金融群团组织积极搭建“金巢小屋”乐居交流活动平台,让金融新市民进门有“温馨小窝”,出门享“有爱社区”,不仅住得好,还过得好。
“几年前,我获悉‘金巢小屋’项目后,从青浦的合租房搬到了普陀区的馨越社区40平方米的一居室,这里环境优美、生活便利,通勤时间也大幅缩短,让我和我的猫都过得十分舒适。”中国工商银行上海长宁支行的张博洋是位95后,他告诉记者这里还有让他充满归属感的青年朋友。“在市金融工会、金融团工委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工会、团委的支持下,我们在馨越公寓XIN里巷党群服务站举办了多场青年联谊活动,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张博洋告诉记者,今年他曾作为主持人,开展过“金巢小屋”专场青年交友活动,大家用沉浸式“剧本杀”破冰,玩“掌心传字”和“筷子夹乒乓球”的小游戏,T恤DIY的环节,让青年朋友们纷纷赞叹邻居别具匠心的创意和精湛的动手能力。
这并非个案,在耀华社区服务站,入住的金融新市民会为居民宣讲金融防非知识;在馨逸馨空间党群服务站,他们会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将爱与温暖传递到自闭症儿童的小小星球。更多“金巢小屋”的青年在积极投身社区公益,以实际行动反哺社区、回馈社会。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