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送别》送的是谁?一场读书会解了谜
2023-09-01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李叔同既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者,又是现代美术的先驱,还是中国话剧奠基人、近代著名的书法家。一个人如何能够在艺术上如此多才多艺?青年歌唱家、上海电影学院青年教师王志达今天做客行知读书会,为读者解读了李叔同的艺术人生。

李叔同很小就跟着哥哥读书,小小年纪就养成了严于律己的习惯,过人的天赋加上严格的家庭教育,李叔同很小的时候就在人群中崭露头角了。李叔同坚持自由的艺术创作。1912年,他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音乐和美术老师,就引入了西洋画的人体模特,引发巨大争议。面对质疑,李叔同坚定地表示:“没有自由,哪里来的创意?哪里来的美?”

在音乐上李叔同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那首《送别》了。王志达告诉读者,李叔同送别的是他的好友许幻园。许幻园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因家族破产,来向李叔同告别。许幻园只站在门口,没有进门,告别完便走了。李叔同出来时,朋友已经离开,当时上海下着小雪,他愣在那里,在门口站了一个小时。他曾经历过母亲去世和国家灾难,这次朋友又患难,更让他感慨人生无常。之后,《送别》便诞生了,原曲虽是西洋旋律,但经过李叔同填词后却充满了中国风味。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这首由李叔同创作的诗是王志达最喜欢的诗之一。“20年前我就曾看过,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但前段时间整理资料时再看到,突然就热泪盈眶,以前没有读懂,现在突然懂了,像是住在我心里,每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就有不同的感受。”王志达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