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工智能对话,上财新生这样上首堂思政课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
今天上午,上海财经大学2023级新生迎来开学典礼,并共同聆听书记第一堂思政课,今年的首堂思政课,还结合了人工智能(FinChat)对话这样的生动形式。
// 党委书记殷殷嘱托 //
“一个国家的进步,印刻着青年的足迹。”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从回顾历史开始,阐述了青年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推动作用。党领导下的中国青年运动史,也是一部书写着中国青年担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先锋力量的历史。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紧紧抓住实现现代化这一奋斗目标不动摇,把青春奋斗融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广大青年要笃行不怠,踔厉奋发迎接挑战”,许涛老师强调,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看到国内改革发展的重任,要看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要起而行之,拒绝“躺平”,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培育全球视野和大局意识。
“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许涛老师叮嘱广大青年如何将青春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当代青年要坚定志气骨气底气,胸怀梦想挺膺担当,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而言,大学四年应当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擘画自己的人生未来。
// 智能化元素融入思政课 //
为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书记第一课”还将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工程与管理学院师生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引入课堂,与许涛共上思政课。
据介绍,FinChat在C-Eval的准确率指标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FinChat基于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算法,分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回顾了现代化的百年征程中,中国青年始终都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勇担大任、奋勇拼搏。
除此之外,情景剧等形式也让思政课变得更为生动。《“一切为着建设祖国”》演绎了“上财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担当精神。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范静老师与刘珮涵、胡孝天两位同学一道,深情讲演“上财人”为了保家卫国投笔从戎、参军参干,用身体抵挡住侵略者的脚步的动人事迹。重温抗美援朝这段光荣而伟大的历史,旨在发扬上财人“一切为着建设祖国”的精神品格,勉励今天的上财青年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前途、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情景讲述《奋斗正青春 建功新时代》展现了新时代上财师生服务于国家、奉献于时代的鲜活实践。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张熠教授和校“学术之星”陶旭辉一同讲述了上财学人在学术道路上的辛勤耕耘;金融学院粟芳教授带领财经研究所赵鑫博士和金融学院胡若水同学展示了上财师生在千村调查中“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的感人事迹,志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情怀与志向;来自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李佳和上海市统计局的杜亦康讲述了上财校友奋斗拼搏在新时代财经战线上的青春故事。
// 大中小同上一堂课 //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本次“书记第一课”还专门邀请到来自中国商飞、参与国产大飞机设计制造的郭玮宏博士和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漫江乡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慎魁元,共同讲述当代中国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砥砺奋进、用心奉献的感人故事。
来自中国商飞的郭玮宏博士讲述了历史上中国民航人奋斗的历程,一代又一代民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青春的汗水和奋斗成就了祖国的大飞机事业。郭玮宏博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当代青年在大飞机建造与设计中的辛勤付出和改革创新。国产大飞机的设计与建造,需要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和攻关,这其中青年人是冲锋在前的生力军,他们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只为兑现“中国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这一庄严承诺。
慎魁元老师讲述了自己长期扎根乡村、立志为乡村教育“脱贫”的感人事迹。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慎魁元老师选择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奉献给山里的孩子。多年来他始终初心不改、坚持用心点亮每一个孩子的人生,给农村的孩子们带来了无数个人生的“第一次”:他为山里的孩子第一次举办了趣味运动会、让孩子们第一次有了图书阅览室、为他们第一次拍了入学照……也正是在这样的奉献中,慎老师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实现了青春梦想。
据悉,今年上财还邀请上财附属杨浦区国安路小学、上财附属初级中学、上财附属中学、上财附属北郊高级中学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开学第一课”,通过“开学第一课”的示范效应,利用上海财经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基地不断画出育人“同心圆”。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