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男孩来沪求学,与金山“家人”七年的不解之缘
2023-09-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历经12小时的动车,云南普洱男孩向志伦到达了上海。9月16日,他将前往上海师范大学报到。火车站站台上,迎接他的是上海精灵家园公益服务社的志愿者们。

因为小时候面部严重受伤,小向成了其他人眼中的“怪男孩”。七年前,上海精灵家园公益服务社创始人夏军为他筹集善款,牵线上海会诊,开启了两人的缘分。

  一次意外面部受伤,他成了“怪男孩”  

夏军手捧鲜花站在上海虹桥火车站的站台边,上海精灵家园公益服务社的其他几位志愿者还拿着欢迎牌,当看到背着白色背包的向志伦走下火车时,夏军自然地迎了上去,接过他的背包,“三年多没见,我上一次看到他的时候,还是在他老家江城县嘉禾乡,感觉他又瘦了一点。”

夏军说起了向志伦的故事。22岁的向志伦来自云南普洱,出生后仅三天,母亲便因病去世,幼小的他被姑妈一家收留。3岁时,还不懂事的他将双手伸进了茶叶烘干机,着急想用嘴咬断链条,在嘴唇凑近轰鸣的机器后,导致整块嘴唇被机器绞去,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他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面容严重受损的他,成了周围人眼里的“怪男孩”。“进入青春期后,我变得敏感,能感受到身边异样的目光,而且周围都是青少年,不会过多关注其他人的感受,十几年来我总是被指指点点,我当时非常期盼能有机会改变我的窘迫现状。”向志伦说。

转机出现在2016年11月。当时,作为上海精灵家园公益服务社创始人的夏军走访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嘉禾中学,并从校长口中了解到小向的遭遇。“我第一眼看到小向的时候挺惊讶的。了解后得知他学习非常优秀,年年全校第一,身残志坚。这样优秀的孩子不应该因为面貌原因,在踏上社会后遭遇一系列的挫折与困难,我觉得能帮要帮一把。”夏军说。

  从筹款到第一次会诊只用了2个月  

回到上海金山区的夏军立即联络各方,为向志伦募集善款,找寻救助的方法。历经波折后,夏军先筹集了20多万元的善款,并于2017年1月将向志伦接到上海九院接受专家会诊与治疗。从筹集善款到会诊,仅仅只用了2个月。

“其实六年级的暑假里,我在昆明接受过面诊,当时医院方说让我回去等消息,结果我等了一年又一年。没想到夏大哥这么迅速地帮我找到了专家,还筹集了手术费用,我真的非常感动,他改变了我的命运。”向志伦说。

2个月对于夏军来说,其实并不轻松。2015年,上海精灵家园公益服务社刚刚创立,此前,该服务社没有为单个个体捐赠过大笔捐款。而上海九院的专家告诉夏军,向志伦的手术由于难度较大,光是前期费用就高达40多万元。“当时心里很没底,但好在服务社的其他成员们非常给力,大家群策群力,多宣传多转发,同时金山的好心人也非常多,所以第一期很快就筹到了20多万元,随着手术的继续进行,善款用完了,我们就继续发动筹款,后面又筹到了10余万元。现在小向的面部也做了多次手术,虽然嘴部还有点小,但后续还会继续手术治疗的。”

  复读两次,今年终于考来上海  

在上海治疗期间,因为夏军和其他志愿者的帮助,让向志伦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怀,也让他对上海有了别样的感情。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到上海的高校,用优异的成绩,向好心人们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我复读了两次,高考了三次。去年我其实考上了东北一所不错的学校,但因为对上海有了特殊的感情,也相信上海会对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所以我还是选择了复读。”

9月16日,向志伦即将前往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报到。而在此之前,他将像以前来上海治疗一样,在夏军家生活。夏军还为他规划了这几天的行程,“小向,这次来上海感觉怎么样?距离开学还有几天,我带你去廊下镇山塘村、上海迪士尼玩玩吧。”

这次,向志伦摘下了口罩,像寻常人一样,走走停停吃吃玩玩,无需介意旁人的眼光,也没有周围人的指指点点,在金山“家人们”的陪伴下,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正是有这么多人的帮助,我才走到了今天。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去回馈社会,未来,我也会跟随夏大哥的脚步,在公益事业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向志伦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