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菜花再次绽放,交大大师剧讲述新时代“老人与海”的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曾玉竹 上官文臻
大学生演“大先生”!话剧《海菜花开》9月1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菁菁堂首演。作为校园原创大师剧,《海菜花开》演职人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全部由上海交通大学师生组成。从零开始、深度参与,交大学子们用一整个火热的夏季,完成了一次“从0到1”的集体创作,将新时代“老人与海”的故事述说给每一位观众。余音回响间,这是一次鲜活的美育教育,也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 用一整个夏天演好“大先生” ※
“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设计和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辈子不后悔!”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孔海南”站在舞台中央,铿锵有力的话语响彻交大菁菁堂。这部由交大师生自编自演的话剧,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孔海南教授的洱海治理经历为蓝本,演绎出孔海南教授及其团队扎根西南20余载,守护洱海水清花开的感人故事。
这个暑假,50余位同学,从全校20余个学院、本硕博不同年级汇聚,他们放弃了暑假,从零起步、扎根剧组、刻苦排练,用一个暑假做一次最难忘的事情。“穿上衣服配合着灯光舞美在舞台上演绎,我像是在其中活成了孔海南老师,心绪随着剧情的走向而起伏。”孔海南教授的扮演者、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黄迪彬说道。
话剧中印象最深刻的情节,黄迪彬认为,是归国的一场戏。彼时国内水环境状况触目惊心,相比于水治理研究上的艰难险阻,更难以克服的是回国后家庭安顿和工作去处。“纠结矛盾的心情让剧中孔老师的形象更为立体,在这出戏中,对于孔老师舍‘小我’为‘大我’的事迹,我也有了更真切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孔老师勇于挑战自我、担负家国使命的精神,还有排演过程中导演在打磨台本过程中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态度,已经逐渐渗入我的骨髓,这些无价的瑰宝,一定会在未来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力量。”
孔海南教授的另一位扮演者李鑫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除了角色诠释能力,此番演出更是让他深切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对未来的人生规划。“此次排演经历更坚定了我扎根基层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 展现大师力量传承校园精神 ※
在《海菜花开》话剧的幕后,同样有一批深受孔海南老师事迹鼓舞、为打造出这场视听盛宴而默默付出的交大学子。
“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学生,我从本科进入交大的第一天就听着‘老人与海’的故事。孔老师及其团队坚守在洱海数十年的治水精神鼓舞着我,让我选择继续攻读环境专业的研究生。此次话剧,我在最近的距离观看同学们的表演,每一次设置舞台装置时,我都希望将每一束追光、每一场音效、每一次换场,努力渲染出最饱满的情绪。这段经历将成为我毕生难忘的事情。”来自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龚轩昂这样感慨。
《海菜花开》话剧,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也是对05后新生在入学第一阶段系好第一粒扣子的最好指引。《海菜花开》总导演王培表示,希望通过话剧的形式,展现“大师”的力量,让更多大学生在大学这样一个重要阶段,“理解并传承‘选择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是勇担使命’的校园精神,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大家’后备力量。”
“在这场‘洱海保卫战’中,孔海南教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未来,我也希望发挥自己的所学,让交大精神之美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校园文化建设和讲好交大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2023级本科新生迪丽娜孜·达吾列提说道。
※ 海菜花正变成“致富花” ※
水清花开。每年夏天,洁白的花朵如满天繁星般盛放在云南大理洱海澄澈的湖面上。从稀疏难见,到成片开放,海菜花的复苏,是洱海治理的成绩单。
由于洱海水体污染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海菜花一度难觅踪迹。 2000年,心系祖国的孔海南教授毅然从日本归国,投身祖国的水治理事业,带领团队打响一场旷日持久的“洱海保卫战”。
他们把实验室建在农户家里,在距离上海2300多公里外的大理洱海扎下根来;他们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2500多平方公里流域,形成了湖泊环境与绿色发展相协调的科学治湖模式;他们用10年积累、5年实践、3年攻坚,守护那一汪澄澈透明的碧水,让海菜花再次绽放,重现了大理“母亲湖”的风采。
孔海南不仅做走出实验室的“科学家”,更做走入课堂的“教育家”。孔海南的课堂在教室,更在治理现场。十余年来,团队共计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一线,共完成野外样品采集30000余次,分析水质指标160000余次。
在这场生态环境保卫战中,孔海南的身后始终站着一支年富力强的队伍。2018年1月,孔海南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们以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诠释着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一朵海菜花,更是一朵致富花。在水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后,孔海南着力推进海菜花的产业化,积极推动“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
“海菜花的经济价值极高,一亩净利润能有七八千元。如今,我们正在助推洱源县扩大海菜种植面积1倍至数倍,同时推动贮藏保鲜重要技术突破与全国市场拓展。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带动洱源百姓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更能让海菜花这种具有高营养价值食物,走上全国老百姓的餐桌,让海菜花这株洱海的原生态之花,变成洱源百姓的致富之花。”孔海南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曾玉竹 上官文臻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