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演员挑大梁,上戏原创话剧《前哨》国庆推出“青春版”
2023-09-22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实习生 杜怡宁/文、图

展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烈士革命事迹的上海戏剧学院大型原创话剧《前哨》将在今年国庆期间推出全新的“青春版”,演出阵容中,00后青年学生占到了近9成。

  ◆  “青春版”演员多为00后  ◆   

2021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纪念左联五烈士在内的龙华二十四烈士牺牲90周年,上海戏剧学院推出大型原创话剧《前哨》,展现共产党员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和殷夫与其良师益友鲁迅先生一同从事文学与革命的故事。

2023年,已经进行到了第五轮演出的这一剧目,则将以全新的“青春版”在十一国庆长假期间上线。9月21日下午,编剧黄昌勇、艺术总监及鲁迅扮演者王洛勇带领剧组主创团队共同分享了此次“青春版”《前哨》的创新之处。

王洛勇(左)和黄昌勇(右)

最新的当然是阵容,“青春版”《前哨》的演员整体阵容也都很青春。记者了解到,参与本轮演出的均为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的师生,其中00后学生占到了近90%,成为演出的中坚力量。面对过往的历史和陌生的剧本,为了演好左联五烈士的故事,讲好上世纪三十年代这群青年知识分子的勇敢精神,这些00后青年演员付出了诸多努力。

上戏音乐剧中心2020级学生邵骏泽是柔石的扮演者,2002年出生的他和剧作中的柔石正好相差100岁。“年龄的相仿,让我感觉就好像和他们在一起创作。同样的年纪,他们却为革命事业牺牲了年轻的生命,这也让我想要去思考他们究竟抱着怎样的想法。”

为了更加深入理解角色,邵骏泽在排练中熟读剧本,和老师沟通交流,渐渐的他能更深刻理解到这些年轻革命者当时做出的选择。“我也想通过我的表演,在舞台上呈现出柔石最鲜活的一面,把‘五烈士’的故事和精神用更加生动的方式表现给观众。”他表示。

饰演柔石的邵骏泽

“为了饰演殷夫这个角色,我认真去研究了那段历史。老版本的表演珠玉在前,会存在一些压力,但通过不断熟读台词、揣摩人物,最终我感觉也找到了自己和角色之间连接的桥梁。”上戏音乐剧中心2022级学生林墨表示。林墨扮演的角色殷夫牺牲时是21岁,也正是林墨现在的年纪。在揣摩角色特点的过程中,他也对这位充满理想主义、毫不犹豫选择了一条崎岖坎坷的革命之路的“同龄人”感到由衷的敬佩,为他们争取民族新生、国家复兴的勇气而动容。

饰演殷夫的林墨

  ◆  师生共创一堂“沉浸式”思政课  ◆  

“好的戏不是演出来的,也不是排出来的,是在观众的批评声和反馈声中修改出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上戏音乐剧学科带头人王洛勇是本次“青春版”《前哨》的艺术总监,同时也是鲁迅先生的扮演者。 在前几轮演出的版本中,王洛勇也扮演过鲁迅,在他眼中,“青春版”和之前版本最大的不同,是将学生对剧作的看法、评价引进到创作中来,用年轻人的视角去讲述年轻人的故事。

王洛勇

参与制作的老师们同时也担任多重角色和人物。如果细数一下,会发现,台词老师担任了剧中的副导演,也是戏中的角色;舞蹈老师担任副导演同时还是动作指导……师生共同参与,反复对剧本、对表演进行敲打,才形成了一场“师生共创”的精品大剧。

而从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角度看来,借助话剧,借助表演,正是当代人学习英雄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00后离历史相对遥远,而当这些青年演员在熟读台词、揣摩当时人物目的的过程中,可以切身感受到革命者的思想。通过读史书、查资料、看照片、做记录,其实也是在进行一堂“沉浸式”思政教育,让青年演员把英雄故事刻在心上,让英雄的思想浇灌进心里。就如王洛勇所言:“培养敢担当、有责任感的演员,超越表演技术层面和技巧层面的教育,也是《前哨》本次排练的目的之一。”

新的气象,新的气质,新的色彩,这是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前哨》编剧黄昌勇对这部全新剧目给予的评价。他表示:“这一版的制作,是当代的青年的一个回望、一个再认识,带来的是一种全新体悟和思想价值观上的益处。”在他看来,这一批青年演员也将带领更多的人回望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年英烈的选择,在百年后用青春的方式向左联五烈士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据悉,这一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联合出品的“青春版”《前哨》,将于10月5日和6日首演于上戏实验剧院。未来还会走出上海,在北京、福州等地开展巡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实习生 杜怡宁/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