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皆设计!在这座设计之都感受街头巧思
2023-09-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2023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开幕在即,伴随这股设计热浪,黄浦区作为大会的举办地,低碳生活示范样本展区、艺术装置、展览、森林市集、大咖论坛目前正在集结而来。围绕向绿而生、低碳可持续、“无废之城”、韧性生态之城的设计巧思充盈着街头巷尾,让市民朋友们浸润其间,感受设计对城市带来的改变,对人们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万家灯盏,点亮生态之光  ※  

9月22日傍晚,苏州河畔外滩源,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黄浦展区开幕现场,嘉宾们一齐点亮灯盏,启动活动仪式。开幕活动上,一场师生共创的环保生活秀作为成果展示,“踏浪而来”,呈现了一种新颖的都市环保新时尚。

环保生活秀的展品源于旧衣时尚工作坊,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火石星时尚以及长三角高校服装设计爱好者和中小学生们,巧妙地利用废旧衣物、回收材料和配饰,经过精心设计和手工制作,一件件废弃的衣物和面料化废为宝,成为充满创意的可穿戴时尚。

有趣的是,除了环保大秀,展区同时举办了《向绿而生》可持续创意设计展,以朽木、咖啡渣、旧衣物和废纸等为材料和设计灵感源泉,通过使用有机材料和可循环材料实现生物降解、“永续利用”和“有机繁荣”,勾勒出一个相互连接和成长的行星系统,表达了设计与人类、自然以及当下生活和可持续未来的关系。

此外,城市空间艺术季黄浦展区,还有低碳再生示范艺术展、“无废城市”主题演绎展等,以智能化、专业化、趣味化、科普性十足的 “无废知识”精彩呈现,生动演绎了无废技术的实践应用,探索它的科技力量与未来展望。

其中,地标性艺术装置《万家灯盏·生态之光》位于外滩源,由建筑回收金属材料焊接而成,灯罩则由环保的3D打印咖啡渣光片构成,灯罩表面的艺术纹理采用了抽象的可持续化学符号——CO2、O2、H2O三种元素的叠加设计,寓意梦想与岁月的交织,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美丽绽放。

另一件地标性艺术装置《万家灯盏·传承》则以黄浦非遗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为形式,以回收钢材编结而成,呈现出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灯盏,设计中融入了“一江一河”的水纹元素和外白渡桥的结构特征,展现了上海的独特文化和城市风貌。艺术季总策展人钟律说:“成千上万的家庭亮起了灯盏,点亮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行动呼唤美好,用环保延续生命,让我们的社区成为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家园。”

黄浦展区还将展示一系列“城市宝盒”——低碳生活示范样本展区,包括山北小区零距离家园、河南路沿线口袋花园、西凌家宅路人文街区之旅、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等,每个区域都展示了不同的低碳生活方式和创新实践,让市民亲身体验可持续生活的魅力,与大自然共创美好栖息地。

  ※  非比寻常,倾听设计之音  ※  

9月22日晚,思南公馆文学之家,小红书设计周系列论坛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中文字体设计界的泰斗柯炽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柯炽坚设计了多种在华文世界最流行的字体,从俪宋体至港铁宋体、苹果电脑的中文字体、瘦金体、超明、超圆、超黑和信黑体等等,皆是字体界“顶流”。

当晚,虽然小雨淅淅沥沥,文学之家里专程赴约的年轻观众可真不少,大家全神贯注,时而拍照记录核心要点。在现场,柯炽坚通过大量图片和城市街头的字体招牌展开论述,和观众一起分享了中文字体的美学意义,城市标识系统的价值,设计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究汉字精神对国人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的塑造。

在复兴公园,柯炽坚还为此次活动专程设计了一组“字体装置”,成为小红书设计周的重要户外打卡点。

小红书项目负责人仁海介绍:“设计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为了构建空中楼阁,而是为了让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希望通过线下艺术周的展现,让更多小红书线上社区里的好设计和设计师被看见,让更多美好日常的生活方式被看见。”

记者了解到,作为“2023上海旅游节”黄浦区的重点项目,2023年“小红书设计周”本周末正在黄浦区的南昌路、复兴公园及思南公馆等地火热开展,点亮城市之美。此次主题以“日常:Daily Design”为主题,落地大咖论坛、工作坊、市集和主题展览活动,探讨设计与日常行为的动态关系,展现不同领域对“日常”的所思所想所造,交流设计艺术对于“日常”的意义。

设计周期间,在南昌路、绍兴路、复兴公园、思南公馆,落地了“衣食住行思”五个展览。仁海介绍,在“衣”展区,借由衣物讨论变化的时间里衣着设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食”展区关注食品容器与包装的变迁,观察设计在传递味觉中的作用和对塑造饮食习惯的影响。 “居”展区将展示居所如何通过设计帮助人们实现生活得更美好。“行”展区探讨人们与出行、城市、公共区域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示设计为出行提供的解决方案。“思”展区则呈现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书籍,探索关于生活日常思想的载体。

在为期五天的“小红书设计周”中,每晚在思南公馆文学之家均有“大咖设计师论坛”。著名建筑师夏慕容、“世界最美的书”奖项获得者朱赢椿、产品设计师周宸宸、资深字体设计师柯炽坚、艺术家Céline Lamée 都会带来分享,探讨“设计思想与日常生活的连接与对话”。

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立体绿化发展已经成为了拓展生态空间的重要途径。据悉,首场自然生活主题市集也在复兴公园内开展。“我们也希望,通过绿色设计,提升大家在城市生活中的参与度、感受度。在复兴公园的自然怀抱中,与城市绿色来一场亲密接触,感受自然、设计、音乐、艺术与美食交织而成的日常光彩。”仁海补充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