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童读”秋季卷上海发布,市少儿馆推出首届青少年主题摄影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吴恺/图
共有27种优秀少儿图书入选!由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四季童读”2023年秋季卷9语文23日在上海发布。未来上海将围绕秋季卷的书目,积极开展童书专架、名家进校园、作家进区馆、线上讲堂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提升青少年对阅读的兴趣。
据悉,“四季童读”是由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推出的优质新书推荐项目,以季度为工作单位,联合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旨在遴选、推荐、引导儿童阅读优秀图书,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国图少儿馆副馆长陈慧娜介绍,今天对记者介绍,此次秋季卷书目研制共收集到157家出版机构,1500余册新近出版的童书数据。经项目组成员审读和专家评审后,最终确立27种推荐图书,其中原创图书15种,占比约56%。《追海》《大探险家》《物种入侵》《一粒种子的世界》《作物起源》等优质童书入选。
此次秋季卷的书目确定之后,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将以此为切入点,积极设立童书专家。他们还邀请了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鲁迅文学奖得主鲍尔吉·原野到市少儿图书馆、嘉定区图书馆、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等地开设少儿讲座,进行阅读推广。鲍尔吉·原野的《动物园地震》这次也入选了“四季童读”秋季卷书目。
记者了解到,刚开馆满周岁的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正在积极探索“儿童友好+文旅融合”新模式,不断拓宽儿童文化服务圈。在最近的上海旅游节期间,市少儿图书馆推出“行走的阅读”少儿赏鉴系列活动,立足“一米高度”看书本、看城市、看世界、看未来,通过“阅读建筑,考古城市”第一届上海青少年主题摄影展、“少图100问”现场闪课、“十万个为什么”经典馆藏展、“阅读+”研学活动等近30项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作为“儿童友好+文旅融合”新模式的一次重要实践,第一届青少年主题摄影大赛展览今天上午在市少儿馆(长风馆》户外广场开幕。展览汇集了获得本届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79件,将持续到10月22日,贯穿、融入上海旅游节、中秋国庆假日、上海国际艺术节。
本届大赛以“阅读建筑,考古城市”为主题,鼓励广大热爱摄影的青少年记录上海范围内各类有优秀文化历史和代表性的建筑、街道、社区等,并从环境风貌、建筑内外景致、城市人文活动等方面,通过艺术表现手法和青少年视角进行创作。
大赛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国际)研究院联合主办,以上海范围内各类蕴含优秀文化历史,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街道、社区等为主题,面向全市在读中小学生征集能够体现青少年审美视角的摄影作品,并推出了100条线路供同学们摄影打卡。同时,大赛还积极响应《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指导思想中提出的要求。以实现城市对儿童更加友好为目标,推动“一米高度看城市、看世界、看未来”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天真的童心、烂漫的童趣、快乐的童年。
大赛评委之一,上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海汶表示,本次大赛作品令人眼前一亮,青少年不仅展现出了不逊于成年人的摄影技巧,更通过作品的构思、细节,表达了未成年人所特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学们用作品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上海和城市建筑的昨天与今天,未来可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