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向延安》展示中国风貌和海派特色,“东艺制造”再添力作
2023-09-25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目前,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新演出季盛大启幕,未来六个月,60多台精彩演出阵容带领观众与世界碰面,为申城演出市场再添柴。记者了解到,除了引进国际一流节目,东艺近年来整合国内艺术创作力量,以“东艺制造”“东方质造”为理念,将“舞台”升级为“平台”,开辟了一条“又红又火”的原创之路。红,指的是作品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充满正能量、传递真善美。火,代表作品质量在商业上也经得起检验。向观众传递“东艺出品,必属精品”的印象。

继2021年为礼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功推出革命历史题材经典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后,“东艺制造”持续发挥高水准的创作能力,将全新推出具有中国风貌和海派特色的自制话剧《向延安》,并以此展现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东艺希望能将其打造成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之后又一部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兼具的史诗名作,并计划于2024年5月27日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之际于上海世界首演。

据悉,海派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改编自著名作家海飞的同名小说,由著名导演李伯男执导,本剧将以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的乱世上海为时代背景,延续原著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讲述了小说中的主人公在乱世中的艰苦卓绝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通过丰富的群像戏深入刻画复杂人性,在矛盾与冲突中传递真善美;以极具包裹式的参与感让观众浸入谍战现场,带领观众体验一场思考人性、探索信仰的精神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是海飞的作品首次被搬上话剧舞台。延安,抗战中的“灯塔”,召唤指引着一批又一批爱国人士和有志青年。在海飞看来,“《向延安》真正的意思是心向往之,以延安为心中信仰”。这个完完整整发生在上海的故事,是海飞的情怀之作。他坦言道,“写了20多年小说,10多年剧本,被改编成话剧作品还是头一遭”,因此他对这部作品将如何演绎战火纷飞岁月中的不朽英雄和家国情义充满了期待。

此次将与海飞合作的是新世纪以来首位在全国创造小剧场千万票房奇迹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李伯男。它也是这位著名青年导演对谍战题材的“初体验”。谈到与海飞的首次合作,李伯男同样期待万分,并认为“这一定是一部特别好看的戏。谍战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以好的文学原作为基础,想通过这样一个题材,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种情怀,在舞台上进行二度创作,诗化地呈现信仰的力量和原作者想表达的文学之美。我和海飞老师一定能碰撞出火花,带来一部有文学价值、有戏剧品格、又有高远审美追求的作品。让那些人物、情怀以及上海的味道在舞台上放光。”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党的创建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红色基因根植于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对不同文化的充分吸收和包容,让这座城市又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这便是上海独特的“海派味道”。谍战题材作为海派文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起便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历史重任。话剧《向延安》秉承了“东艺制造”又红又火的艺术价值理念,将会用当代年轻人的表达展示当年那个怀揣梦想追求信仰的时代,用舞台剧的方式进行对话,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