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论坛落户临港,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智库揭牌
2023-09-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中国式现代化究竟为世界贡献了什么?在临港滴水湖畔召开的首届“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和青年学生等300余人共同探讨“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论坛上,还揭牌成立了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智库。

中国式现代化究竟为世界贡献了什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学明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找到了造成西方式现代化的弊端的真正根源,并加以消除,这是对人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破解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

巴西知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拉美最负盛名的中国事务研究者之一、《中国:21世纪社会主义》作者、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伊莱亚斯·贾布尔将中国的经济制度框架理解为“新规划经济”。这种模式特别适用于颠覆性技术创新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国在高铁、民用大飞机制造等领域的突破都是该种模式的成功例证。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路径探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地理系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约瑟夫·鲍姆认为,新丝绸之路不仅为亚洲,也为欧洲提供了新的合作共赢的平台。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不仅有力促进了清洁能源发展,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良好的脱贫路径。

论坛落户临港,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作为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临港新片区承担着高水平开放先行先试的重任,肩负着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使命,扮演着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增长极”的角色,临港一定要紧紧抓住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争取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港样板”、作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港贡献”。

在这一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基地共同承办的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智库也正式揭牌成立。学校将协同经、管、法、文、理多学科发展,汇聚国内外一流资源力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高端智库,深入推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对话与交流,为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上财大脑”。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滴水湖智库是落实上海财经大学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深化合作交流“六个一”建议的重要举措,智库以服务临港新片区发展为目标,构建分工明确的智库生产、服务、交流和孵化平台,将上财雄厚的学术资源转化为咨政资源,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为国家重大战略贡献力量。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开启了上海财经大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新征程。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理事长许涛表示,上海财经大学将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学界等多方资源,致力于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更加紧密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