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承传统,诗意话中秋
2023-09-25 教育

记者 曹莹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情感。为了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中秋节日的渊源、形成及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掌握其中所承载的独有的文化内涵,以及其蕴含的现实意义,沪上多所学校及青少年活动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庆中秋活动。

编兔子花灯 弘扬核心价值观

9月16日上午,40位虹口区小学生,怀着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无比热爱之情,相聚在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楼大厅,参加中秋古风竹编兔子花灯——双休日广场快乐成长营活动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

中秋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寄托着思乡、思亲之情,被赋予丰收、美满、幸福之美意。动手制作花灯之前,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李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了“中秋”的来历和习俗。中秋节里赏满月、吃月饼、玩花灯、舞火龙……许多风俗都是从不同年代慢慢发展形成,并传承至今的。

当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了中秋花灯,学习古风竹编花灯这一传统手工艺,一片片细小的竹片纵横排列,按照一定的顺序上下穿插,同学们感叹这一古老的编织法,看似简单,实则考验耐心与细心。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灵巧翻动竹片,船身部分的竹编步骤是做好兔子花灯的基础,从无序到有型、从松散到紧密,孩子们用心打造着他们心中的月亮船。

将编织好的竹片纵向的两头扎紧当做船身,横向的弯成个圈,并将中间固定好做船棚,一只两头微翘的小竹船就展现在眼前了。船的两头固定上两只可爱的小兔子,再用桂花与小月饼做装饰,系上细麻绳绑好小竹棍作提手,船篷里放上闪烁的小彩灯,一只精美的古风竹编花灯就完成了!

通过手工艺制作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俗,孩子们手提着自己编织的古风兔子花灯,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中秋赏“阅”,书香有约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人文附校氛围,培养一批文学创作爱好者,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喜迎中秋”主题阅读活动。

本次主题阅读活动以中秋为主题,或祝福师友,喜庆双节;或望月怀远,遥寄相思。活动号召一至二年级的同学选择一首古诗词,并对其进行赏析;三至四年级的同学为大家推荐一本喜欢的书;五年级的同学在朗读亭中自选素材进行朗读;六至十年级的同学则被号召在现代诗、绝句、律诗、词四种形式中任选一种进行诗词创作比赛。语文组老师对学生的作品情况进行整理,根据作品内容评奖,并颁发奖状和奖品。

以扇为约 亲子绘团圆

杨浦区工农新村小学在今年中秋邀来15对学生和家长,以扇结缘,亲子共赴“亲子绘团圆,浓情迎中秋”课程。此次活动主要以非遗文化衍纸为主体,团扇为载体,亲子共同制作一柄中秋团扇,为节日献上独有的一份仪式感,为爱祈福。学校希望通过这次亲子活动促进同学们的家庭观并祝愿大家日子更美满。

手作月饼体验中华美食乐趣

9月24日,奉贤区育贤小学“紫马甲家长活力营”开展了“我和中秋有个约会”周末亲子活动。20组家庭在活动中一起手作月饼,体验中华美食文化的乐趣,并制作了兔子灯,大家把自己的心愿写进兔子灯,不仅感悟了民俗节庆带来的欢乐,还品味到非遗文化传承的雅趣。

记者 曹莹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