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健康意识融入孩子日常生活?神奇的“魔方”快转动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面对新生入学,孩子如何融入新的学校、新的环境?现在社会诱惑太多,青少年期会接触烟、酒等成瘾物质,有的会沉迷网络游戏等,该如何促进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呢?有的孩子为自己的肥胖烦恼,有的孩子因为鼻梁上架着的眼镜自卑,有哪些方法能够预防呢......神奇的“魔方”转起来,里面都有你要的答案。
将健康意识融入儿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正值2023年中小学健康月,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主题活动上,2023版《健康魔方360——学生健康寄语》系列手册正式发布。据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连续三年开展此项工作,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新生中普及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健康知识,覆盖全市16个区。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健康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为此,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所专家团队与专业科普创意团队,共同策划创编了系列健康科普图书《健康魔方360》。
图书围绕融入校园、防疫知识、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撰写,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栏目、形象直观的立体设计、精美的插图、生动的文字为学生们带去充满趣味的阅读体验,引导其深入思考和探讨健康问题,在他们的心中埋下健康的种子,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学做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等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据悉,今年的手册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突破及创新,凝练了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青春期保健、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行为健康等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独具特色的互动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该系列手册可有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掌握更多健康知识。
近年来,为扎实推进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学生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市疾控中心以中小学健康月活动为抓手,开展包括专家进校园行动、学校卫生标准普及行动、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健康父母行动、重点人群关爱行动等活动,对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家长、老师等开展健康干预,提高社会、学校、家庭对保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的关注。今年中小学生健康月,将通过推进学生常见病防控市级专家入校开展“公开课示范”宣讲活动,将预防肥胖、心理健康、防治龋齿、脊柱健康、儿童近视等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普及。
据悉,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松江区卫生健康委、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承办,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小学协办。
一起来看这个神奇的“魔方”
小学篇——
小学阶段,刚进入学校,学生也许有许多不安和问题——“老师同学会喜欢我吗?”“我还不会理书包怎么办?”“我会长到多高多重呢?”……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旅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他们需要学着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不少困惑。
“魔方”中有很多巧妙的趣味互动机关,滴水见字、抽拉互动、翻翻设计,沉浸式的体验很容易让孩子参与其中。 白色区域遇水即可显示隐藏画面,引导学生学习洗脸刷牙、穿衣穿鞋、整理书包、扫地拖地等基本自理能力,培养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初中篇——
中学时期是成长发育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迈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学生应该如何快速转变身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如何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如何与电子产品健康共处?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魔方”通过页面右侧标签索引,区分不同的知识主题,如成长中的问题、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健康展望,方便随时翻阅、查询,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成长中身体的变化,拥抱青春,告别迷茫。
高中篇——
高中阶段,伴随着成长的欣喜,面临着自我意识、性格和能力等多方面的挑战,怎样准确地“看见”自己,“看清自己”?如何正确处理学业压力、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如何调节负面情绪?进入高中,孩子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
引导学生在一个新的人际环境中,学会与人合作、和谐共处的交往技巧,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自己提出的挑战。 学业、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都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如何认识和释放压力能够给到学生很大的帮助,其中包括:自我激励、放松自己、充足的休息、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锻炼、与他人交朋友等等,每一个方法,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归纳。
== 相关 ==
健康意识走进申城各家医院
让健康意识融入孩子日常生活的同时,健康意识也走进了申城的各家医院。
走进华山医院健身角,从有氧区到力量训练区,跑步机、划船机、哑铃等一应俱全,健身角内还配备了淋浴房。与此同时,不少基层单位的健身角不仅在设备、管理等各方面逐步完善,而且配备了专业课程,将专业健身房“搬”到了医院。
作为健身角的参与者和培训者,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生切身感受到,随着健身角的不断完善,同事们的健身热情都被“点燃”了。“健身角的推广,增加了不同科室同事间的联系。另外,原本很多同事因为工作原因都抽不出时间运动,还有很多的亚健康问题。”一位医生说。
而在仁济医院职工食堂,一份套餐结账时,不仅能显示金额,还能显示摄入的卡路里,并以绿色、黄色、红色等不同颜色提醒用餐职工,这是职工食堂运用智能化系统为职工设置的用餐“智眼”。食堂负责人告诉记者,食堂根据摄入量制定了不同卡路里的套餐,职工可根据自己的推荐摄入量进行选择。“另外,我们要求厨师在烹饪时,用量杯放油、糖、盐,严格控制使用量,像宫保鸡丁这种浓油赤酱的菜品越来越少。有职工反映,味道虽然淡了,但是更健康了。”
在刚刚闭幕的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十二届职工运动会闭幕式上,市医务工会常务副主席何园发布了五年来开展上海市医务职工健康促进行动取得的工作成果。详细介绍了覆盖健康知识宣教、健康营养膳食、重点人群干预、工作环境支持、骨干队伍培育、EAP心理关爱“六大方面”的医务职工健康促进体系。
此外,活动中还集中展示了三个职工健康促进行动项目成果,包括:日常健身工间操、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和职工社团活动尊巴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