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质量工匠发布交流大会举行,16位优秀质量人才获颁“上海质量工匠”
2023-09-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9月26日下午,首届上海质量工匠发布交流大会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蔡先军等16位来自“3+6”重点领域及现代服务业、用匠心书写上海质量精神的优秀质量人才获颁首届“上海质量工匠”。

作为首届上海质量工匠,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蔡先军、上海库柏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芮祖存与上海航空有限公司王佳琳在大会进行了交流发言。

蔡先军以《十年质量坚守 只为卫星成功》为题,介绍了他作为“卫星医生”,实现卫星在轨高可靠长寿命稳定运行,圆满完成3颗卫星测试和发射任务的工匠历程。“我们的目标是要将‘一次成功’的渴望转化为对‘一次成功’的把握和自信,让成功成为必然。”蔡先军在工作中严、慎、细、实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他说,有时为了观察一个信号,可以坚持一个月。在岗位上,他坚持以不放过任何疑点、不留有任何遗憾的品质追求,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确保卫星高质量出厂。他还分享了工作实践中运用的TPM、KANO+SMART等质量理念和方法,及取得的绩效和贡献。

如何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工匠,如何学习和发扬工匠精神?芮祖存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和技师,既要有理论知识进行产品的设计,更加需要有解决实践生产工艺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来让设计的图纸实现产品化。带领团队解决生产工艺问题,同时实现精益化生产。芮祖存还发挥引领作用,带头创建工匠创新工作室和创新基地,让更多同事参与技术创新工作。

王佳琳以《传承劳模工匠精神 深化上航品牌建设》为题,分享了劳模团队创新工作室作为首批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通过蓝天党小组、金鹤航班、金鹤公益、金鹤课堂等项目开展,不断推进服务质量提升、“两微”文化打造、品牌影响扩大的先进经验。

上海市质量协会会长俞光耀会长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首届上海质量工匠发布交流大会,是在质量专业领域开展工匠选树、弘扬工匠精神的创新举措,也是2023年上海市“质量月”一项重要活动。上海市质量协会将持续通过质量工匠培养选树和质量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为本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代服务、建筑施工、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各行各业一线工作者及管理者,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更好激发企业质量发展创新动能,推动和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

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王曙群表示,党的二十大把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与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一起纳入了人才强国战略。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至今选树683名“上海工匠”,并推动各区局产业工会选树各级工匠2500余名,助力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海聚焦质量专业领域,选树了一批具有质量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勇于开拓创新的“上海质量工匠”,为培养质量领域的“上海工匠”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会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上海市质量协会主办,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支持。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叶元伟代表优秀组织单位,分享了工匠培养选树工作典型经验。会上,首批以质量工匠名字命名的11个上海质量工匠创新工作室也正式启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