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动漫+”系列巡展启幕,以信仰荣光为时代青年指路
2023-09-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在第10个烈士纪念日之际,“强国路上 时代英雄”红色动漫大赛颁奖活动在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举行,大赛主办方向获奖作者、指导老师和单位颁发获奖证书,并通过参赛者分享、英烈文物讲解、知识竞答互动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追思,让青年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即日起,此次大赛的获奖作品将跟随“红色动漫+”系列巡展陆续走进社区、高校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广大市民游客见面。

让更多人通过红色动漫了解英烈崇尚英烈

以信仰荣光为时代青年指路!本次大赛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解放日报社指导,“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主办,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部分上海高校等单位联合发起。历经四个月的征集,大赛共收到投稿三百余件,涵盖动画视频、海报、漫画、绘画、邮票等形式,参与者不仅有沪上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有年轻历史爱好者,反映出不同社会圈层共叙英烈情怀的创作热情。

本次大赛以《龙华英烈画传》首批丛书中的英烈生平为创作主题,邀请参赛者走进龙陵,了解英烈事迹,汲取创作灵感。在联合发起单位和指导老师的帮扶下,各路青年才俊创作出了一批有史实依据、有情感温度、有创新表达的动漫作品,再现了英雄先烈为伟大事业前赴后继的奋斗图景,激励当代青年高举精神火炬砥砺前行。

经过多轮评选,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选送的《澎湃》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选送的《岁月中的先驱——纪念杨殷烈士》分获动画组与平面组一等奖,由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分别选送的20部作品摘得其余奖项。

《澎湃》主创团队代表贺佶旸说,在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在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更是在查资料、写脚本的过程中深受英烈精神感染。参赛让同学们对专业有了全新认识,希望未来更多人能通过动漫这一形式了解英烈、崇尚英烈。

联动线上线下打造社会美育思政大课堂

除了让年轻人拿起画笔搞创作,主办方还邀请上海小荧星艺术团现场朗诵《致陈延年先生的一封信》,以当代青年口吻缅怀革命前辈,实现新老世纪青年的跨时空对话,传承英雄精神。艺术团还表演了舞蹈《我和我的祖国》,展现了当代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青年画、青年演,这是新时代“文艺青年”与红色文化的浪漫之约,也是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的生动实践。

“您现在看到的是一本老式的练习簿,前后都有残缺。它很薄,算上封面总共才62页;它又很厚……”活动当天,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讲解员姜艳丽为观众讲述文物故事《一本珍贵的日记》。让大家了解了革命烈士俞秀松开展工人运动,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事迹。俞秀松日记用只言片语传述了不可忘却的回忆,聆听讲解的嘉宾们听得入神,“透过烈士生前笔记,我了解到更多历史细节,也感受到英雄既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身边人。”现场学生听完讲解后如此感慨。

为了让更多市民欣赏到此次红色动漫大赛的优秀作品,并以此为契机参与到新时代红色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中来,龙华烈士陵园将联合“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与各界力量,依托自身优势资源,以红色文化破圈传播的创想、创新和创作为主题,策划“红色动漫+”系列巡展,大赛获奖作品也随之上线“学习强国”等平台。未来,这些作品将作为社会大美育、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跟随巡展亮相全市的社区和校园。

龙华烈士陵园介绍,从“画给青少年看”到“青少年自己画”的突破,以赛促学促育,鼓励大众在创作中向善向美,切身领悟龙华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实现思政教育和社会大美育的深度融合,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和思政教育资源,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缅怀、纪念、尊崇、学习英雄烈士,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血脉、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前往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向革命烈士鞠躬、献花,寄托哀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