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青年志愿者假期依然坚守岗位
2023-10-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实习生 赵冉

9月26日至10月2日,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举办。在服务超过300家国内外参展企业和无数观众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群青年志愿者始终活跃着,他们放弃难得的双节假期,一头扎进志愿服务岗位,与此同时也感受着设计的创新与魅力。

  ◆  充分准备勇担集体责任  ◆  

上海建桥学院专科一年级学生陈实是本次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志愿者,“我提前了解了第一届大会举办的布局,将其作为参考,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有不同参会目的的观众。”此外,他还努力记住了参展商们的各自展品优势,这样便于向游客提供定向引导。考虑到是国际展会,更复习了志愿者规范用语以及英语口语表达。

事无巨细的准备让陈实在志愿服务中更加自信,“上岗第一天,有一位外国女士来参展,但是她身边没有任何的翻译人员,我自告奋勇上去与她进行交流,并且成功引导她进入馆内进行参展,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与此同时,以往累计超过150小时的志愿服务经验也让他在遇到挑战时不慌不忙,他曾担任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学悦风咏书社开幕式志愿者、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文化中心亲子气球泡泡秀志愿者等。在此次志愿服务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位聋哑女士来观展,“她听不见我们说话,也无法表达她的意愿。我利用手机备忘录与她进行交流,虽然过程有点缓慢,但是最后她也成功进入展馆。”

来自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的陈忠烨和团队成员们负责在大会门口查询证件和预约记录。他告诉记者,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非常考验礼仪与耐心,比如有些观众没有提前预约却想直接进入,因此需要反复劝导才能解决问题。“我认为在人与人沟通交流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你礼貌待人,别人才会更愿意去配合协助你。”

由于学校距离会场较远,为了准时到达现场,陈忠烨和同学们凌晨5点就需要从学校出发。“虽然有些辛苦,但尽量完美地完成任务,做到零失误。志愿者们各司其职,同心协力,让我体会到了一种集体责任感。”

  ◆  身临其境感受设计魅力  ◆  

“有一个叫能量舰的房间,设计师们说是在帐篷野营过程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这种更为舒适的野营住所,并致力于打造一个能量舰露营基地。”陈忠烨向记者分享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展品,他表示,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欣赏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和各个领域的设计,被一些新奇的设计所震撼,“原来设计是件如此有趣的事情。”

来自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的志愿者罗沁身处AIGC岗位,负责给参观者讲解AI人工智能修复老照片功能。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会有阿姨叔叔来问手机上的老照片能不能修复,罗沁给他们耐心讲解,帮助他们用手机进行操作,导入照片并修复。叔叔阿姨们看到泛黄的老照片修复后焕然一新的样子,特别开心。老照片里很多都是自己或者爱人年轻时的样子,借助AI技术,时光倒流了。一位叔叔对着罗沁说,“那时候没有美颜技术,照片的样子就是当时真真切切的样子,感谢技术的进步。”

来自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大一学生蓝文轩谈及参与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志愿服务的收获时表示,自己学习的专业与设计相关,借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了解了行业前沿信息,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这里的产品展出给了我不少灵感,其中不乏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新奇的设计配色,让我受益匪浅。”

蓝文轩告诉记者,在岗时看到了很多专业设计师以及摄影师对展会进行拍摄,他们讨论时专注的态度和如痴如醉的神情让自己对专业的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我想这就是设计的魅力吧,希望通过大学里的学习实践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出色的设计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实习生 赵冉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