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上海|秋日多巴胺何处寻?打卡街区“显眼包”
还没来得及跟上夏日的“多巴胺”时尚风潮,一入秋,“美拉德”风又横空出世,让人措手不及。潮流嗅觉敏锐的年轻人正尝试着把这些流行的穿搭风格贯穿在旅行中,不仅要穿上“多巴胺”和“美拉德”,还要亲自打开城市街区的调色盘,看一看、找一找与这身五彩斑斓相契合的都市景观,用“显眼包”的方式打卡City walk之旅。
青年报记者 蔡娴
<<<一路打卡“多巴胺”小店和“美拉德”建筑
当特种兵式旅行的热潮逐渐褪去,在喜欢的城市里散散步吹吹风,认真感受城市的烟火气已成为年轻人旅行的新趋势。相关资料显示,截至今年9月4日,城市旅行漫步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1.4亿。武康路位列“十一”热门城市漫步路线推荐榜单第二名,有望成为长假里城市漫游的“顶流”之一。
它们何以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顶流”?今天,我们就从武康路到愚园路,通过City walk的方式串联起这两条上海热门的小马路,一路打卡沿途的“多巴胺”小店和“美拉德”老建筑,同时体会上海的文艺复古和时髦新潮,看看“顶流”是否名副其实。
和武康大楼一起
拍张“纯净”美照
所谓“美拉德”风格,是以棕色系为主,主打一个“外焦里嫩”,这和许多上海小马路上的老建筑风格和色系不谋而合。武康大楼显然首当其冲。作为建筑大师邬达克的代表作,武康大楼外形犹如一艘劈波斩浪的船舰,通体由浪漫主义风格的红砖组成,可谓是申城“美拉德”风建筑的名片。
武康大楼的高人气让路口常年人满为患,在国定假日要在这里出镜打卡一张美照似乎有些难度。不过,大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武康大楼楼下的网红冰激凌店里买一个造型特别的甜筒,或者也可以去大隐书局买武康大楼同款棒冰,把这些可可爱爱的冰淇淋举向天空,就可以和武康大楼一起拍张“纯净”的美照了。也可以走到武康大楼斜对面的武康大楼主题邮局买一张明信片,盖上街区特色印章,和武康大楼来个同框打卡照,还可以把这张明信片投进一旁的邮筒,寄给远方的朋友。
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罗密欧阳台……武康路一带也有不少优秀历史建筑群,它们和现代潮流文化有着奇特的碰撞,走走停停,能看到许多独特的风景。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咖啡店,如果走累了,三五步就能找到一家高颜值咖啡店歇歇脚。
虽然不是老建筑,但网红店Harmay的红砖墙也是非常出片的“美拉德”风。在这个时髦空间里,脑洞大开地在美妆区陈列着席梦思、搪瓷盆、水池,让颓废工业风和老上海元素进行趣味碰撞。
愚园路每一条弄堂
都有惊喜等待被发现
逛完武康路再转战愚园路,曾经的居民小院变成了艺术画廊、老邮局变身为愚园路百货公司、弄堂里的老校舍变为愚园公共市集,愚园路是上海的历史文化名路,可以在文化名人墙看到了很多人的名字。长宁区少年宫、宏业花园、涌泉坊、柳林别业、创邑space……在这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上,有着108栋老洋房,60幢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11处文保单位。底蕴醇厚的名人旧居和风云跌宕的历史同样让愚园路上的“美拉德”味十足。但相较之下,这里更是“多巴胺”的世界。
丰富的色彩在这条路上更是满满当当。设计师集合店、各类买手店、复古市集、二手古着店、小众独立书店……这类曾经相对小众的店铺,一波又一波地生长在上海的那些小马路上,给这座城市的City walk增加了不少天然的打卡元素。在兼具烟火气和时尚感的愚园路,从不缺好逛的店铺。有人说,上海所有的漂亮小店,光愚园路就能占上一半,而且每家都很好出片。
不仅如此,街区还引入了潮流界知名生活方式集合商店Element、国潮球鞋护理品牌Circle Clean线下实体概念首店、时装买手店Money Shops等时尚创意及潮流品牌,为愚园路注入了全新的时尚元素,成为上海新的潮牌生活方式体验区。
除了“逛吃”那些网红的小店,其实,在愚园路每一条弄堂背后,都有很多惊喜等着被发现,曾经的风云人物和如今的居民游人,感受着时间与空间上“旧”和“新”的交织。就像张爱玲在《洋房生活记趣》里写到,“洋房是最理想的逃世的地方。”也许,只有喜欢逛弄堂的人才能体会,在鳞次栉比的旧居里穿梭也是一种快乐。
/ “多巴胺”打卡点 /
武康大楼主题邮局
淮海中路1883号
作为上海首家卖咖啡的邮局,它的推出吸引了众多游客与市民前来打卡,目前是一个集营销、产品体验、文化传播与人际互动的新功能复合空间。邮局外墙上标有“武康大楼主题邮局”的led灯牌,浓郁的墨绿色墙体搭配明亮活泼的黄白色调灯牌,可以让人一眼看到。进入邮局,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武康大楼同款邮筒,大门左侧有一面明信片墙,整齐摆满了设计独特的明信片。在这里,可以选购各类明信片,可以通过门外的邮筒寄出。再往里走,一面由横竖各11块木块、121个戳记共同拼成武康大楼图案的邮戳墙,悬挂于信件书写台上。邮局里有多种邮品售卖,购买商品还会送武康大楼手绘手提纸袋。邮局里可以免费盖章,一共有8种图案,如武康大楼、巴金故居、衡复风貌等。现场提供红、蓝两种颜色的印台,可自备纸张或集章本。同时,武康大楼邮局的邮政功能依旧不变,可以办理水电煤缴费业务、汇款取款业务,寄平信、挂号信,还有寄包裹等基础业务。
愚园公共市集
愚园路1088弄
市集的名声在外,不少网络平台中的同款网红照片,都在此取景。三角关夕、Grinder绞肉机汉堡、彩洞咖啡以及炫彩露天走廊……如果你觉得有点“潮”过头了,也去看看其中的烟火气,比如顾爷叔开锁、小赵裁缝店、小吴鞋匠铺等等。通道里,还出现了网红店铺和理发店共存的奇妙场景。
somthin’else另有奇物
愚园路1208号
远远看到这家店铺,就能感受到爆棚的“多巴胺”氛围。店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桌椅、古灵精怪的选品,以及许多如同从韦斯·安德森电影里搬出来的色彩艺术装置,丰富的配色让这里看上去元气满满。标新立异的时尚属性、吸睛前卫的视觉体验、独特审美的消费场景……这里集买手型百货零售、咖酒文化、策展式跨界等元素于一体,搜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好物,家具、灯具、箱包、首饰、玩具、文具、器皿等品类一应俱全。白天可以在这里品尝到独家定制咖啡和“多巴胺”甜品,晚上则有天马行空的微醺特调。
又喜商店
愚园路1368号
这又是一家能吸引“多巴胺”女孩视线的创意小店。店铺不大,主打手工饰品,有复古、银质、金色、古铜色等各种款式和造型有趣的饰品。价格也比较美丽,从几十到小几百不等。喜庆的大红配上亮黄,让门头和店内都很适合打卡拍照。
/ “美拉德”打卡点 /
创邑space|弘基文创空间
愚园路546号
上海弘基创邑SPACE 前身为长征制药厂厂房,由9栋各具特色的独栋办公楼组成,拥有传统花园洋房的文化艺术休闲氛围和百年人文气度。创邑space弘基门口由面积达38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改造成开放式耐踩踏草坪,可开启露台音乐会、街头艺术表演、艺术家驻地活动、Buy Lo-cal市集等一系列文化专题活动。
Ribone cafe
愚园路1107号
每每经过愚园路,都会注意到路边Ribone Cafe精致的小花园。它会定期更换外墙装饰主题,有时是花的瀑布,有时是七色彩虹,有时还会出现攀爬的圣诞老人……很难不让人多看两眼。
店内装修体现出浓浓的复古美国东部风情,摆设着不少色彩热烈奔放的壁画,活脱脱复刻出了一个上世纪70年代美式牛排馆的样子。但雅致复古的格调和特别的孟莎式屋顶,让这栋小楼和旁边的创意园区大相径庭。
作为网红小店,Ribone cafe的一楼是面包香气扑面的烘焙店和咖啡馆,而二楼则是复古美国东部风情的牛排馆,可以在这里品尝一下21天干式熟成的正宗“美拉德”味道。
长宁区少年宫
愚园路1136弄31号
愚园路上的标志性建筑,是哥特复兴式独立住宅。这里还创办了全国儿童第一张报纸——《小主人报》。室内特色的彩色马赛克地坪、水磨石墙裙、面砖墙面、带镜面的大理石壁炉等,随便一拍就是一张“美拉德”大片。往弄堂里走,会发现一栋哥特式古堡,曾经金屋藏娇的汪公馆,如今的少年宫。据说,住在附近的孩子,童年都充斥着这里的数学和音乐课。可惜,平日无法入内参观。
愚园路历史名人墙
愚园路1065号
如果要了解愚园路上的人文故事,那这里绝对是你按图索骥的第一站。
作为一座开放的微型城市记忆博物馆。这里收藏着过往在愚园路生活过的历史名人——瞿秋白、刘长胜、沈钧儒、黄炎培、傅雷、钱学森……阅读“愚园路”这本书,此处是目录的第一页。
涌泉坊
愚园路395弄
涌泉坊弄堂口的造型似宫殿城堡,而涌泉坊里也深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美丽建筑,比如涌泉坊24号的陈家花园。原是“烟草”商人陈楚湘的住宅,它是一幢西班牙式的四层楼住宅。红色筒瓦、高低错落的屋顶、圆柱挑楼,颇有老上海的风味。为了让自己豪华公馆“大隐于市”,而把豪宅建在里弄深处,这在当时的上海富豪中并不少见。中式花园的假山水池、西洋风格的建筑外立面,以及内部中式装修的家具是上海华人富商典型的搭配方式,展示出当时华人精英在向往西方生活与眷恋中华文化中的平衡。
宏业花园
愚园路1088弄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约在1900年前后),由多家富商分别兴建,因而建筑风格不一,中西混杂,有独立式花园洋房,也有联立式花园洋房,砖木混合结构。宏业花园北部的9幢联列式假三层花园洋房,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1930年以前置建的房产,故该弄称作宏业花园。而弄堂内103号是钢琴家顾圣婴的故居。
柳林别业
愚园路532号
从柳林别业的门口进去,呈现Y字形弄堂,两边都有保存完整的优秀历史建筑。柳林别业里有7幢独栋别墅,每一幢别墅都是3层小楼的花园里弄住宅,有着圆弧形阳台、红色平瓦坡屋顶,和欧式立柱。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该弄堂曾有多位名人居住过,如55号的冯治安旧居,61号的申国权旧居,67号的陈调元旧居,以及71号的邵树华旧居。而柳林别墅的60号,曾作为热播电视剧《安家》里“龚家花园”的取景地,这栋老洋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度,也带大家重新见识了上海老洋房的魅力和价值。
青年报记者 蔡娴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