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还有这些“首次”值得关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实习生 杜怡宁
浦东新区将成为首批十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地区之一,上海首次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政策文件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建设……记者从2023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第三季度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上海在推动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等方面,将有多个“先行先试”。
首次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政策文件
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第一资源,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最近制定并发布了《上海市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提出了到2025年上海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三大”特色。
《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国家和上海市知识产权《纲要》《规划》有关要求,提出的“加快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目标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的《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的要求相呼应,与国家战略规划有机衔接。
《实施意见》内容涵盖了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各环节,形成较完整的人才工作链。同时,坚持需求导向,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管理工作链与人才工作链有机融合,构建了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体系。
《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上海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领域的优势,将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贯穿《实施意见》的各个部分,在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中均融入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内容,突出上海知识产权国际化特色。
未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继续以党管人才、需求导向、高端引领、系统推进为基本原则,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补短板锻长板为重点,以深化制度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抓手,为上海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先行先试这一地方层面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性文件
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与上海市医疗保障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本市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作为全国首个地方层面的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性文件,具有先试先行的重要意义。
《实施意见》中还有“五大”亮点值得关注。一是提升专业支撑。设立上海市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作为咨询会商平台,组建一支由知识产权部门业务骨干和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法律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二是建立自主承诺制度。将自主承诺作为企业参加本市集中带量采购或申报阳光平台挂网采购的形式准入要件,明确了自主承诺的内容,将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下的“三类声明”链接到医药采购环节。三是完善专利侵权异议程序。针对侵权判定相对简单的药物活性成分化合物发明专利、医药用途发明专利,在挂网采购公示阶段建立快速化解专利侵权争议的程序,对于存在专利侵权风险的药品进行风险提示。四是探索专利权期限和集采挂网申报周期的程序衔接。对于涉及专利权临近一个月届满的仿制药,市知识产权局和市医疗保障局加强信息沟通,探索专利权期限和本市集中带量采购或挂网采购申报周期的程序衔接。五是保障司法判决和行政裁决的执行。市知识产权局在相关专利侵权案件办结后,应当将案件办理结果及时抄送市医疗保障局等。
下一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会同市医保局共同推进《实施意见》的落地落实,协同强化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多层次、高效率的知识产权纠纷防范和化解联动机制,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先导产业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浦东新区成首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浦东新区于2023年4月24日被确定为首批十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地区之一,并于9月26日知识产权保护大会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上被正式授牌。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全力支持浦东新区共同落实示范区建设任务,突破性落实五大主要措施,高位推进示范区的建设任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整体部署,建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树立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标杆,聚焦重点领域突破,彰显法治创新能力,建设期间将制订3部知识产权法规,形成对标国际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改革事项5项,以地方立法保障知识产权领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同时争当知识产权治理的样板。构建运行顺畅的协同保护机制、功能完善的平台支撑体系、高效便捷的多元解纷模式、科学精准的监管监测机制。浦东新区还将全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实施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会展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商贸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项行动、旅游度假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利益。支持创新主体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建立4家海外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健全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宣传浦东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举措。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今后也将全力支持浦东新区共同落实示范区建设任务,以专班联动、资源联动、政策联动等机制模式,积极做好上传下达、横向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支持浦东新区建设成为对接国际规则的优选地、培育创新成果的引导区、保护知识产权的模范区、引培专业人才的集聚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样板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实习生 杜怡宁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