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成立德树人鲜亮底色,“龙华魂”2023年青少年红色非遗情景剧目汇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颂英模精神,做四有新人。昨天下午,“龙华魂”2023年青少年红色非遗情景剧目汇演,在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举行,将面塑、剪纸、皮影戏等非遗融入红色知识的学习中。
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主阵地在思政课堂,更需要创新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此次汇演活动的节目为沪上学生自编自演,结合非遗元素,将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深度融入其中。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红色非遗剧作为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在排练过程中,大家克服了各种困难,通过指导老师不断打磨,呈现出了一台正能量满满,但又充满童趣的表现。
开场节目《挂国旗》由上海市龙华新区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礼兵队,和幼儿园小朋友一起表演,童真的声音和庄严的正步,让人记忆深刻;面塑情景剧《红色弄堂》,邀请到上海面塑非遗传承人张书嘉,以非遗上海面塑的形式述说党史,呈现一情景剧《红色弄堂·四成里》;来自中国福利会托儿所的小朋友演绎了红星闪闪;情景剧《不忘初心》压轴,通过朵云轩国家级的木版水印“初心”,讲述了不同年代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
“我们现在是一棵棵小树苗,将来有一天,会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学生们表演中的这段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评委和家长们。在演出结束之后,面塑情景剧《红色弄堂》、皮影戏《狼牙山五壮士》并列获得一等奖。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非遗与红色情景剧的结合,有深度、有创新地传承红色文化,也为思政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提供生动课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