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至,养生进补渐热!送上一份养生攻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寒露已至,温度快速降低,一年一度的传统“养生进补”季节即将到来。记者从10月8日举行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岳阳医院)第十九届中医养生节现场了解到,2023年岳阳医院膏方门诊自9月25日开放预约后,预约量已近五千人次。专家提醒,对于某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脾胃功能障碍者,应先治疗基础疾病和调整脾胃功能,由中医师诊治决定能否服用膏方。
一大早,众多市民赶来把脉开方、进行中医养生咨询,队伍中有不少中青年人的面孔。“我是‘岳阳膏方’的老粉丝了。”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年初“阳过”以后,她一直有些咳嗽,听说今年膏方开始预约了,第一时间赶过来,希望通过膏方好好调理调理。
还有的市民是第一次尝试膏方调补。市民张女士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和很多人一样经常熬夜、失眠、掉头发。“以前看到家里老人到了冬天会吃膏方,今年自己也想试试用膏方调补身体。”张女士说。
那么,哪些人群更适合膏方进补?岳阳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周扬告诉记者,膏方是一种以补益为主,兼具治疗和调理作用的中药剂型。与中药汤剂相比,膏方在滋补身体方面明显力量更强,照顾面也更广。膏方适宜服用的人群有以下几类:慢性病患者,疾病康复期患者,易疲劳、工作压力大及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女性及体弱人群,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儿、慢性疾病康复期的儿童等。”
不过,周扬提醒:膏方并非人人适用,对于某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脾胃功能障碍者,应先治疗基础疾病和调整脾胃功能,由中医师诊治决定能否服用膏方。”
记者了解到,冬令进补是中华民族防病祛病、养生延年的医学文化,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之说。岳阳医院膏方门诊开设已有40余年历史,医院始终保留了自制膏方的传统,坚持古法炮制技艺。据院方介绍,2023年岳阳医院膏方门诊自9月25日开放预约后,预约量已近五千人次。
tips:
送上一份寒露后养生攻略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寒生露凝,故称“寒露”。自此,露气重而稠,稠而将凝,再过半月,将凝为霜降。岳阳医院消化内科周秉舵主任医师表示,节气进入寒露,则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市民朋友要注意养生保健,避免疾病找上门。
秋意寒,添衣暖足
寒露时节,天气渐寒,尤其是“素体阳虚”的朋友更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加衣被,以保暖御寒,增强免疫力。
在保暖方面,足部的保暖相当重要。足部位于人体下焦,最易受寒邪影响,如受侵袭,则脏腑、经络的气血循行受阻,郁滞不畅,从而产生许多疾病。寒露时节,热水泡脚、药浴沐足、足底按摩都是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市民朋友们要做到“寒露脚不露,足暖心也暖”。
秋令燥,益胃润肺
寒露时节,秋高气爽、秋燥当令,人们往往有口咽干燥、鼻燥干咳等症状出现,而这些都是燥邪影响、肺胃阴虚所引起得。市民朋友饮食养生在平衡五味的基础上,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如豆制品、菌类、芝麻、核桃、山药、蜂蜜、海带、紫菜等,既可益脾胃,又能润肺燥。水果如梨、葡萄、提子、荸荠、山楂、香蕉等,蔬菜如胡萝卜、冬瓜、番茄、莲藕、银耳、百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注意少食辛辣刺激、煎炸炙烤类食品,这些食品容易引起人体阴液进一步亏耗,将明显加重秋燥的症状。
“西风响,蟹脚痒”“九月团脐,十月尖”,这意味着寒露时节菊黄蟹肥,雌蟹卵满、黄膏丰腴,吃母蟹的最佳季节到来了!其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但河蟹味咸性寒,脾胃虚寒的市民切忌大量食用,还要多搭配黄酒、姜汁等以中和其寒性,另外女性经期以及素有寒性痛经者慎食。
秋行健,运动强体
秋高气爽,正是运动健身的最佳时节。市民可以进行慢跑、骑行、游泳、太极拳、瑜伽等运动,以微微疲劳又能很快恢复为度,不提倡过多出汗、疲劳健身。在运动的时间选择上面,以晨起餐前或午后傍晚为宜。不宜在饱餐后或饮酒后立即进行大量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腹痛、腹胀、胃下垂等症状。
此外,在运动时还注意补水防寒和防霾。寒露寒露,有寒有露,若温度较低、雾露阴霾较重,则不适合户外运动,会容易引起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反而不利于健康。运动宜选择气温适度,天气晴朗,空气质量好的时候进行。运动后也要及时补充水分,适当补充香蕉等水果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迅速恢复体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