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咏中华》来到喀什,上海民族乐团文化润疆受欢迎
2023-10-0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作为上海文化润疆项目,10月3-8日,上海民族乐团携手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昆仑乐团开展《国乐咏中华》喀什行,以海纳百川之声咏叹中国精彩。沪疆两地演奏家的琴音一同奏响,共同抒发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别具意义。


  ※  千年古城遗址首次奏响国乐之声  ※  

10月7、8日晚上九点半,在喀什古城高台民居户外广场,一首民族管弦乐《丝绸之路》拉开音乐会序幕,一时间梦回千年。喀什古城高台民居被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古老喀什的脉搏,而此次喀什地区“沪喀携手·相约金秋”《国乐咏中华》民族音乐会正在这千年古城遗址震撼奏响,这也是古城高台民居首次上演民族音乐会。

“民族音乐本就是我们的基因、我们的根与魂,我们的心跳都是跟着这样的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听起来就自然而然特别亲切和感动。”首场演出结束,观众们都被重回丝路古城的国乐所深深触动,连续两晚的演出座无虚席。丝绸之路编织着梦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这绵延数千年的古老通道上,文明交融的足迹从未中断,源远流长。

沪疆两团同台共演带来两地特色的民乐作品,将海派民乐与当地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呈现丝路风格、新疆特色。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昆仑乐团带来《十二木卡姆》,记录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传播交融的历史,多样的体裁、丰富的曲调展现浓郁的民族风情。上海民族乐团也带来海派民乐的原创作品,《醉山水》显现古代文人雅士的“雅乐”气质和品格追求,传递中华艺术大乐和同、山水与共的美学精神。器乐重奏《纳百川》特别邀请都塔尔演奏家吾拉音木江·艾尼与乐团演奏家们同台演绎,十余种不同民族的特色乐器伽倻琴、冬不拉、彝族月琴、芦笙、弦子等轮番上阵,彰显中华民族宽广的胸襟和视野,感受东方古国民族团结的美好气象。

  ※  民族文化的交织交融  ※  

在此次喀什行中,乐团演奏家和当地艺术家还两两结对,共同呈现两地音乐的融合交织,并在创排中不断交流,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当民乐队的常用乐器和新疆少数民族乐器共同合奏,他们各自发挥特点,又互相交融,别有韵味。

艾捷克演奏家哈力甫·热依木和二胡演奏家张佳伟共同带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颂纯美的青春、真挚的情谊。艾捷克也被称为维吾尔二胡,而二胡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至中原,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更好呈现二胡与艾捷克的双重奏,两位演奏家不断对音乐进行探讨,深入了解到两地不同拉弦乐器的特性和演奏法。当哈力甫得知张佳伟一直在研究中国各地的民族拉弦乐器,同时也会演奏萨塔尔、艾捷克等新疆乐器时,他特别兴奋,带着演奏家前去拜访当地新疆民族乐器制作传承人,热情地挑选乐器、讲解构造,还把其珍藏多年的胡西塔儿送给了张佳伟。

热瓦普演奏家吾拉音木江·艾尼和琵琶演奏家李胜男带来《天山意象》,引领观众们在国乐声中探寻丝路风光,领略天山山脉的奇幻壮美。天地人和,四海一家,两地乐团共同呈现海派民乐作品《共同家园》和新疆特色作品《昆仑之春》《塔什瓦伊》《新疆是个好地方》,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演奏风格巧妙结合,演绎出独具特色的民族韵律,传递沪喀两地的深情厚谊。从古至今,国乐声中仍保持着它们最初的自然淳朴和真诚热情,锦绣山河,大美寰宇,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音乐会由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执棒。

为了将最优质的演出呈现给现场观众们,上海民族乐团特别在9月初邀请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昆仑乐团来沪交流,参加乐团排练,并举办公益惠民演出,以音乐为纽带建立人才共育长效合作机制,为两地民乐人才提供交流学习和演出实践的平台。

  ※  与四县居民、专业学生的深度交流  ※  

10月3-5日,上海民族乐团和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昆仑乐团组成的联合演奏家小组远赴上海对口支援的莎车、泽普、叶城、巴楚开展公益惠民的文化交流演出,驱车辗转近千公里,用音乐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增进沪喀两地文化交流。活动现场也通过新媒体网络直播,与线上线下的观众共同分享民族乐器的魅力。

10月7日,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胡晨韵和驻团指挥姚申申也来到喀什大学为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学生们连续带来2场讲座。《远古向未来》以唢呐为例展现穿越千年的丝路之声,而《丝路国风》则介绍民族管弦乐发展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并向同学们分享介绍乐团近年来民族音乐当代表达探索实践的优秀剧目。“在我们乐队中很多乐器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就像唢呐、琵琶、二胡,这次我们带着这些乐器来到新疆喀什,也算是回到了它的故乡,尤其激动。”胡晨韵说:“这段时间通过与当地艺术家们的交流交往,我们相互学习,更产生了浓厚的情感,希望通过和这些学习音乐艺术的同学们分享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最真切的感受,交流我们在国乐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的经验与感悟。”

据悉,未来上海民族乐团也将继续与新疆当地演奏家深入交流,10月下旬将邀请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昆仑乐团来沪公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