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后用金山话演绎乡村趣事,本土家乡话可以这样传承
2023-10-1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林千惠 

年幼的男孩和女孩或叉腰,或佝偻着背,扮作老人,用金山话交流乡村趣事。父亲金峰低做小,像个孩子,被训得头也抬不起来。父与子逗趣的错位表演,令人忍俊不禁,这是抖音平台上账号“二胎生活记”短视频中的一幕。《回娘家》《乘风凉》《洗衣服》《钓田蛙》……一个个乡村故事将金山农村邻里日常演绎得活灵活现。

就如账号主页的简介写着:“让本土家乡话代代相传”,作为幕后创作者,金峰说这不仅代表着美好愿望,更意味着鲜活、好玩的日常践行。

  父与子联手,演绎身边的“金山故事”  

打开“二胎生活记”的账号,点进任意一个短视频,就能看到10后姐弟金圆袁和王榕容的精彩演绎。《回娘家》里,姐姐扮作阿芳,弟弟饰演阿芳娘家的阿哥,阔别已久的两人在阿哥家话家常,讨论小辈什么时候找到对象。《乘风凉》里,姐姐和弟弟联合上阵演一对老夫妻,悠闲享受习习的凉风的同时斗着嘴,因为在家偷玩手机的孙儿争吵不已……一个个小故事里,年纪尚小的姐弟惟妙惟肖地饰演老一辈,用金山话娓娓道来生活的种种;父亲金峰偶尔出镜,扮作令长辈头痛无比的小辈,被训斥和管教,却委屈得一言也不敢发。错位的表演逗乐了人,而极具地方特色的金山话、悠闲美好的农村日常故事,为视频增加了几分悠长的回味余韵。

这些短视频创作,全出于父亲金峰之手。而金峰的创作之旅,或许可以用“偶然”形容。最初,身为银行职员的他因为喜欢种菜,才在线上开设账号,但勤恳耕耘相关内容许久,反响却寥寥。一次,他刷短视频时注意到有不少本地人讲金山话,灵感顿生:“还没看到过小孩子讲金山话的,我的孩子是爷爷奶奶从小带到大的,能稍微讲一些,我想给他们试一下,看看效果怎样,就拍了下来。”

两个小孩担任主角,而金峰作为配角出镜。没想到,视频一发出,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和评论。原先寂寥的账号,浏览量蹭蹭直上。这激发了金峰的创作热情,此后,一个个短视频不断诞生,而故事从最初的“儿子寻爸”逐渐延展,变为对金山农村日常生活的展示。

从摄影、文本台词到剪辑,金峰一手包办,工作量看似很大,但每个视频完成的时间其实并不需要很久。创作的素材全来源于金峰亲身经历过的农村生活,“几乎不用回想,下意识地就能脱口而出。”一旦决定创作,他就会仔细回想平时的日常,记录下来,与儿女沟通,接着演绎他想的段子,如果顺利,一条拍摄只需要十几分钟。

对于拍摄效果,金峰很看重家人的反应,拍摄完毕,他会先给家人看,看看是否拍摄得好玩、吸引人。空闲之时,家人团聚在一起,他也乐于向家人即兴表演。“演好以后我给家人看的话,他们觉得蛮好笑的。”《回娘家》在家人中备受好评,也是所有视频人气最高的一条。

  在表演中体验金山文化,传承方言  

“二胎生活记”账号的评论区里,网友们纷纷表达对表演和金山话的喜爱。点赞近千的短视频《回娘家》下,有众多网友的评论,其中一条感慨:“金山话有传承人了。”这与金峰的主页简介不谋而合:“让本土家乡话代代相传”。

近年来,金峰有切身感受,会金山话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00后一代,他们对方言的熟悉大不如前。金峰的两个孩子也不例外,女儿金圆袁尚能用金山话交谈,但儿子王榕容和人交谈,基本以普通话为主。

不过,这也坚定了金峰创作的决心:“我希望孩子们能讲一些金山话,也能记住这些话的由来和意思。”这也正是他带孩子们一起拍摄的原因。有时候,拍摄会遭遇一些困难,两位孩子按照金峰的要求讲金山话,但却不完全明白其中含义。面对孩子们对方言的困惑,金峰并不急躁,总是耐心解答。如孩子们不理解金山话“小乌子”的意思,金峰会解释,“小乌子”意思是“小乌龟”,用来代指“小孩子”。金圆袁和王榕容听了后不断点头。

了解是兴趣最好的老师。随着一次次的拍摄,孩子们逐渐觉得说金山土话是件好玩的事,拍摄之外,他们在家玩耍,会忽然朝着金峰蹦出几句拍摄时说的台词。面对不熟悉的本地文化,孩子们也在兴致勃勃地去了解。短视频《钓田蛙》的灵感来自于金峰小时候的娱乐活动,但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今的农村里,田蛙早就不见踪影。于是,孩子们会好奇地问金峰:“田蛙长什么样?钓田蛙是怎么钓的?”原本在时间流逝中断代的记忆,因为亲子的共同拍摄,重新与孩子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参与拍摄对10后而言,不仅是表演,还意味着在表演中不断地体验和熟悉家乡的语言,无声传承金山文化。“我觉得蛮有意义的,让他们说金山话,同时也了解上一辈是怎么经历过这些事情的。”金峰感慨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林千惠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