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没有儿科怎么办?浦东“医联体”来解决
2023-10-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不少家长发现,现在社区医院没有儿科,孩子即便得了小病也只能去儿科医院。为此,浦东新区通过儿科医联体建设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介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进行浦东儿科医联体建设时,对各个社区孩子家长的需求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儿童保健三个病种占据所有儿科就诊需求的四分之三。

如今,浦东80%患有哮喘的儿童不用再专门跑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就诊。因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浦东每个哮喘患儿建立了电子病历档案,社区医院医生只要进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系统就可以看到患者的信息。哮喘患儿只要去社区医院,他的病情就很快能得到控制,并且诊疗信息留痕互通。目前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哮喘控制率已达85%。

除了“医联体联合病房”,还有“社区专家工作室”,此番浦东新区卫健委分别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签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共建协议,借助医学院校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强化社区卫生发展学科人才核心竞争力和内生动力。浦兴、洋泾、花木、康桥、大团、老港等街镇发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建设项目,加快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

九大区域医联体牵头医院整合升级浦东新区区域辅助诊断平台,助力实现社区心电、影像、检验等诊断报告质量与上级医院同质化。上药控股有限公司、国药控股上海医院销售管理总部、上海浦东新区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共同点亮“浦药快线”,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及时、更优惠的药品服务。

今年以来,根据全市总体要求,浦东新区制定《关于全面提升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1+9”政策体系。结合新区“精品城区”“现代城镇”“美丽乡村”三个圈层建设,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

目前全区4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设有135个专家工作室,每月提供约700人次的专家门诊服务,设立医联体联合病房,让居民在家门口看到“大专家”。

依托促进卫生健康人才发展政策,已引进培养社区卫生优秀人才38人。社区药品目录进一步扩容,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配备药品1083种,较去年增长50.2%,与上级医院药品目录吻合度达到80%以上,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配药更加便利。

社区医疗设备进一步配强。全区4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置CT、心脏超声等检查“四件套”。今年全区社区CT累计检查达到2.5万人次。社区医疗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各社区开展基本病种数和月均手术量分别较去年增长10.0%和64.5%,并积极打造“一院一品”特色,开展腹膜透析、消化内镜等特色服务,“顾氏候科”“石氏伤科”“胡氏妇科”等中医品牌及18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形成一定影响力。

同时,浦东新区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卫生建设,围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健康、智慧管理四个维度,针对居民、医务人员、管理者三个应用端,努力实现社区诊疗和健康管理两个流程再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