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2023-10-1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此次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上海文化界的青年骨干当中引起强烈反响。青年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他们将切实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积极贡献力量。            

  ※  赓续中华文脉,交出人民满意答卷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七个着力”的要求提纲挈领,实践性很强。在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刘炜(血红)眼里,“七个着力”中,“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点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这也应该成为网络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行动指针和自觉。       

“我们拥有五千年从未间断过的中华文明史。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是强大优美的,是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刘炜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网络作家应该有这样一份文化自信,应该坚信自己的传统道德、传统伦理和传统智慧,从而在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料,运用到新时代的创作中来,为文化赓续普及出一份力。  

作为上海越剧院青年老生演员,张艾嘉平时也经常思考传统戏曲如何适应新时代审美需求的问题。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让他对未来显然看得更为清晰。“总书记说要赓续中华文脉,就是说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青年戏曲演员面前的一个课题。”张艾嘉对记者说,“传统戏曲应该适应文艺形势的新变化、文艺形态的新发展、文艺传播的新渠道,促进越剧艺术的良性发展。”               

在张艾嘉看来,他们这一代青年人正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近来,他们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包括推出青春版越剧《舞台姐妹》,修改排练原创越剧《好八连》,并且排演了经典传统戏《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花中君子》等,都获得了好评。“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如何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要不断奋斗和实践。”

    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具体细致贯彻落实  ※  

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很多公立博物馆、美术馆和群艺馆一样,都是公共文化机构,但同时也是党领导下的宣传文化平台,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团委书记刘洪梅表示,总书记“七个着力”的前两条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两点对公立图书馆工作都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七个着力’中的首要内容,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鲜明凸显了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刘洪梅说,上海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在近期开展的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中,我们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政治引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  

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青年馆员金懿诺看来,公共文化场馆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她告诉记者,结合“大美术馆计划”和社会大美育,他们开展了对海派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并且通过对藏品的研究和活化,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故事。他们最近正在组织“原作展厅”项目,将藏品原作和艺术讲座送到学校、社区,让艺术走入市民日常生活中。

金懿诺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的美育工作是大有可为的,这需要广大公共文化工作者开动脑筋,找到更好的切入点去贯彻落实,这样才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城市文化添彩。

  ※  促进文化交流互鉴,“走出去”前景越发清晰  ※  

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化交流互鉴”。这让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刘炜感到重任在肩。在近年的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网络文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刘炜看来,要做好“网文出海”,就要求广大网络作家必须创作出更多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语言的作品。“我们要努力创作更优秀的作品,力争在未来的网文出海工作中,让我们的作品被更多外国读者喜欢,让他们更加确切、更加详实地认知我们的文明,理解我们的时代,和我们发生更友好、更美好的精神交流和精神互动。”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韬奋纪念馆)开放服务部青年政工师杜明磊对记者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对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下一步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杜明磊说,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发源地和中心,同时也是党的出版始发地。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展陈能够让读者观众认识到新闻出版业对于上海的重要意义,深刻感受到新闻出版行业的百年匠心。无论是近现代新闻还是出版,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却能很好地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闻出版文化。而中国新闻出版的“走出去”也有很多空间可以拓展。

总书记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化交流互鉴”,这其实也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杜明磊向记者介绍,国家现在积极推进“精品图书战略”,推动优质图书“走出去”,同时也积极参与“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让中国图书惊艳世界。这些内容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都有专题展陈。通过研究和陈列,中国新闻出版文化的国际交流前景将变得更为清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