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具活力与韧性的国际大都市,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
2023-10-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郭容/图、视频

今天,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世界会客厅举行。今年的主题是“变局与新机:建设更具活力与韧性的国际大都市”。

如何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发现新机遇,开辟出新的赛道?如何继续发挥IBLAC的优势,共同帮助上海激发城市活力?如何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城市的吸引力?世界各地的专家们各抒己见。

  汉斯·乌斯科尔特:  

机器教学和技术教育是下一代技术重点所在

欧洲科学院院士汉斯·乌斯科尔特介绍说,围绕AI,有三波炒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一波的炒作,主要是说IBM深蓝打败世界国际象棋卫冕冠军。然后是2006年德国人在美国开发的谷歌翻译、苹果SIRI、IBM问答系统。这在神经网络出现之前,主要通过统计或者通过符号式AI。第二波AI炒作,就是狭义的神经人工智能。这些AI系统是神经网络被训练来完成一项任务,它们非常善于完成很精准的某一项任务,但是转译系统没有办法给各个不同的行业提供建议。特斯拉系统只能做特斯拉,不能做翻译,翻译系统只能做翻译,不能提供自动驾驶、面部识别、特斯拉自驾车等等,这些都是狭义的神经人工智能。它非常强大,但只能针对某一个专门的领域。最近出现的新一波浪潮,即大型语言模型,也叫基础模型。2017年谷歌团队发出了一篇论文,转译性AI。随后八位专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推出了openAI,看起来AI可以做到以前无法做到的智能的行为。现在这个系统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同时更多系统涌现,如ChatGPT4。

汉斯·乌斯科尔特认为,ChatGPT现在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研究系统,它是最强大的人工智能产品,对很多应用非常有效。这不仅仅是炒作,这些应用是真实的,它们已经开始替代公司里的人工。“我亲眼见证很多公司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人工智能替代了很多人。但人们有时候对AI期待过大,所以有人说这个技术是炒作。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在未来AI完全可以完成这些任务。只要把这个技术强大的AI与其他的应用组合在一起会就会发挥巨大的效用。这个趋势刚刚开始,所以你不能期待太高,但它确实有效。像第一个飞机开始起飞,人家说只能带几个人,不能飞很远,不能飞过大西洋。这只是技术的开端。”

和早期版本的AI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有何不同呢?汉斯·乌斯科尔特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知识上要求很高,比如它可以处理文本、图像,还可以自己写计算机程序,可以生成视频,甚至创造复杂的新分子,比如疫苗开发等。所谓大语言模型LLM是学习大量未标记文本,学习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完全通过文本来训练。它可以把未完成的文本写出来,甚至写一首诗,写一部小说,写一个市场营销计划。

“大语言模型现在可以作为问题解决者提供给公众使用。”汉斯·乌斯科尔特指出,关键不在算法,在谷歌、百度、ChatGPT2、ChatGPT4,所有这些东西的底层算法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训练。“我们现在进入新的范式,不仅仅是机器学习,而是机器教学或者技术教育,这才是下一代技术的重点所在。”

现场,汉斯·乌斯科尔特还抛出了一个问题,“将来会不会有一个万能模型,把所有想做的东西放到这个模型里让它完成?为什么中国需要一个模型,欧洲需要另一个模型?因为语言的差异。现在全世界有两千多种书面语言,六千种口语语言,一个系统没有办法理解所有人类语言,没有办法具备跨领域的百科全书的知识。”

  薛澜:  

上海创新经济非常活跃,科学中心和创新生态建设成果显著

国务院参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政策、技术创新政策、全球治理等等。

今年薛澜的演讲主题是上海在科创中心方面的建设与发展。薛澜认为,城市的韧性指的是城市在经历各种黑天鹅事件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响应恢复运转达到安全状态的能力。城市韧性有很多维度,包括经济、社会、空间、基础设施、生态等等。

薛澜举例说,匹兹堡市上世纪七十年代原来是钢铁城市,由于技术创新没有跟上,钢铁行业彻底垮台。后来经过各方面努力,匹兹堡很快恢复,成为所谓凤凰涅盘的城市,分析其韧性背后有三大要素,首先是科创基础,匹兹堡有两所非常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非常知名。另外产业多元性,金融医疗、交通等等很丰富。第三,有丰厚的社会资本,有很多基金会,社会资本很丰厚。还有一些面临挑战的例子,如底特律因为汽车工业受到国际市场挑战,城市没有科技创新,没有社会资本的支撑,难以应对冲击。

薛澜认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可以增强城市活力,增强城市韧性,科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一个科创中心首先是所谓科学中心、城市的研发体系,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研机构、基础设施、知识创造,这是它的基础;第二个关键是科学研究能力能不能转化成产业高地,包括新兴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企业、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创新高地的第二块;第三块更大的是创新生态,有没有很好的创新生态来支撑科学中心的发展、创新高地的建设。这三块联合起来构成了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结合了最前沿的科技创新领域方面的研究结果。构建指标也是希望一方面理论是坚实的,另一方面可操作,同时保证对现状的评价和未来的引领,保持相对的稳定。

“从综合评价来看,过去这几年上海发展比较快,从去年进入到全球科创中心前十名,今年仍然保持在前十名之内。”薛澜认为,在科学中心方面,上海市超过东京,纽约是领先。创新高地方面,上海和伦敦非常接近,东京有更大的优势。创新生态方面,上海比东京好一些,跟纽约伦敦有一定的差距。

他还分析说,上海跟其他全球头部城市相比,在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开放与合作、创业支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一点,最顶尖的科技人员有比较明显的不足。在知识创造方面,总体专利不是问题,但是比较领先的领域里有一定的差距。创新生态、公共服务、创新文化方面,上海有不足的地方。此外,宽带连接速度,上海还是有点差距。在公共服务文化创新文化,公共博物馆和图书馆,人均公共博物馆图书馆,上海有差距。

他还介绍说,在生命科学领域,上海是非常领先的。创新生态,上海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也有非常长足的进步,现在位于全球第四,而且超过了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创业支持方面,上海创投资金超过全球前十前的中指排名全球第四,是创业投资氛围最活跃的城市,目前情况下,看到上海开放的优势表现出非常强的韧性。“至于专业人才流动方面,上海这方面处于最好的位置,长三角地区是非常健康的人才流动网络,上海起到关键的引领,从综合来看,这方面表现非常突出。”

薛澜给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他指出,总体来看,上海创新经济非常活跃,科学中心和创新生态建设成果非常显著,上海具有独特优势,拥有实力雄厚的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合作外商投资氛围非常活跃,创业投资支持、创新企业蓬勃发展,而且上海的特色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优势非常契合,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优势突出。与此同时,上海有一些短板,顶尖的科技人才需要进一步的吸引。知识创造有一定的差距,技术创新能力、新产业公共创新文化有短板需要进一步补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郭容/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