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懂,但就是无法做出改变”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宋晓东
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学生向我抱怨说,“老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无法做出改变。”
这个难题,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知行合一”的问题。
最近我现场聆听了曾任哈佛大学幸福课讲师的泰勒·本-沙哈尔讲的一堂课,在课程当中,他提到了一个可以促进“知行合一”的3R理论,听完觉得很有道理。
所谓3R理论,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Remind(提醒)、Repetition(重复)、Ritual(习惯)。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理解和运用3R理论。
Remind(提醒):
通过一些外部的线索来提醒自己去做重要的事情。
比方说,在我的桌子前,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的是“10种常见的认知扭曲方式”。根据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理论,人的坏心情往往是由某种认知扭曲所造成的。
贴这样一张纸就是为了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去提醒自己——“是否又陷入到了某一种认知扭曲当中了?”
比方说,当因为一件小事做得不完美就自我否定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我是不是又以偏概全了?”在这种提醒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接纳自己。
如果你觉得读书、运动很重要,也可以把读书或运动的提醒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或者把提醒设置在手机或电脑上。
这样,我们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去采取行动了。
Repetition(重复):
只有不断重复才能带来持久的改变。
去一次健身房,并不会让我们的肌肉马上变得强壮。只有重复去健身房,在健身房不断做着重复的练习,才能让我们的肌肉看起来更加强壮。
同样的道理,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很容易,例如下定决心去读书、写作,等等。但是,只有重复去读书和写作,才能带来精神和认知层面持久的改变。
我特别佩服那些能够坚持进行日更(每天坚持写作并在自媒体发布文章)的作者,因为我自己也尝试过——坚持一天很容易,做到一周也不难,但是能做到一年365天不断去写作的人,真的很了不起。
当然,我所关注的大部分坚持日更的作者,早已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行家。
Ritual(习惯):
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
也许我们已经明白了重复的重要性,但有时候我们会无法安排出时间去做那件重要的事情。
比方说,一个人知道了读书和写作的重要性,但是每天事情一多、工作一忙,就忘记读书和写作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在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的习惯——到了哪个点,就去做哪件事情,那么我们坚持把某件事情做下去的概率就更大了。
比方说,我们可以明确自己读书和写作的时间。在经历过一番尝试之后,我现在读书和写作习惯就是,早上八点之前写作,晚上九点之后读书。
这也是我受3R理论启发所做出的一个改变。为什么选择早起写作?因为我在早上大脑最容易产生各种灵感。另外,趁儿子还没起床,还可以享受一点安静的时光。
其实,这篇文章就是我在早上六点起床,然后八点上班前写完的。(当然中间还经历了洗漱、吃早饭、送儿子上学等环节)
亲爱的朋友,目前在你的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对你来说特别重要吗?
试着不断提醒自己去做、重复去做,并变成一种习惯去做吧,或许我们会因此迎来不一样的新生活。
来源:学生导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