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做个有诗心的人——《当你起航飞往你的山》后记
2023-10-22 生活

鲁秦儿

在我写散文的时候,我就喜欢诗歌,觉得诗歌不仅唯美,诗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

其实,人人都有颗诗心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有的是用诗来记录,有的是用心境记录。当一个人赞叹一朵花的美时,当一个人漫步在喜爱的绿荫小道时,当一个人尽情享受一首音乐时,他的内心就产生一种唯美来,这就是诗心了。有了诗心的人,对于生活的品味,会体会到更多的景致!

关于写诗,我的感情表达方式是与散文一样的,只是把内心的感受和生活中的见闻用诗句抒发出来。我觉得诗与散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句子的精练,诗句中要有意象和意境才称为诗,我也是仅仅记着这些要点,在摸索着写,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情感,附加在一个个句子当中,称之为“诗”了。也许从小喜欢美好的事物,喜欢诗句的美,情感在心里积压太久,一旦触及,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才导致在一年来,我一口气写下了一本诗集,算是对自己的热爱一个交代吧。

之所以题目名定为《当你起航飞往你的山》,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朝着自己的内心走,我知道,因为热爱,就会做得更好。其实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方向,就应该像鸟一样飞往自己的山头,飞往自己热爱的一片天地,而不是违背自己的意愿来生活。

有人问我:你写诗的灵感来自哪里?其实,也不是非得有灵感时才写诗,我觉得我写诗的素材无处不在。有时候我在阅读时,看到里面的一句话,抑或仅仅一个词语,就会把它当诗眼,就会有一首诗产生。还有,在马路上看到一个人,他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我也会捉着那个瞬间,让它出现在诗句中,哪怕在看电影时,或坐在出租车上时,因屏幕上的一个感动故事,因与司机交流时的一个感受,过后都会形成一首诗来。记录生活,形成诗,这是我写诗的一种方式。当然写诗还要有内心切身的体会,写得会更深刻些。我的诗歌中常常有故乡的影子,故乡的人和事,那是一种永远也挥不掉的乡愁,已刻在骨子里,融在血脉中。我把我的家乡做素材几乎写了一整个篇章。用诗歌来记录我的故乡,是我对故乡最大的爱和思念。

还记得我写《父亲的眼睛》那首,是刚与父亲通完视频电话,过后父亲的眼神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想起父亲对我的教诲和温暖,想起众多天下的父亲,他们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孩子牵挂,我就写下了:或许,多年后/他坐在父亲留下的/那个生锈的铁椅上/面对着他的儿子时/才能想起/父亲/为何在夜半时/用充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祖父的肖像。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唯有做父亲时,方才体会到父亲的深切而沉重的爱吧。另外,当我在异乡时,更能体会到家乡的温暖和对母亲的留恋,于是我写下了《妈妈的味道》:在波士顿的郊外/又见到鸢尾花/这一刻/我没在任何的国度/我只停在时空里/在紫色的花瓣间/我闻到了母亲的香气……如果爱表达不出来,或许写在诗中,才是我对母亲最好的一种表达方式吧。

关于亲情,我还写到了《你是王的女儿》:你是王的女儿/你要亲自去看一下/海的深处/是不是有鲸鱼蓝色的眼泪/你是王的女儿/我不想让你遗传任何的忧伤/哪怕它是千古绝唱……作为一个母亲,我把爱用诗表达出来,不为感动,只为她能懂得,懂得人生要自己亲身去体验,做个生活的主导者,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真正价值和意义。

其实,人无论生活在哪儿,有了爱和方向,灵魂就不会枯竭。如果写诗能让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美感,我会在写诗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用诗来滋养心灵,用诗给予生活更多的激情,用诗来书写人生!

感谢在我创作诗歌的这段时间,一些朋友和老师的鼓励,更感谢韩鲁华教授在我写作的道路上给予的点评与肯定,很荣幸他能为我这本诗集作序,让我对写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今后,在写作的路上我会坚持走下去,尽可能写出更多、更满意的作品。

诗集《当你起航飞往你的山》,鲁秦儿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23年2月出版。

鲁秦儿,原名李瑞华,曾在报刊发表专栏作品,多次被评为读者最喜欢的情感作家。文章多次被易网、凤凰网转载。著有散文集《种一颗梦,开满树春光》等。

鲁秦儿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