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本科职业大学建校30周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今年是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30周年校庆,为讲好职业教育故事,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向世界传播中国职教声音,“中德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发展论坛”10月20日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举行。现场,来自33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职业类院校及企事业代表相聚中侨大学,共话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家各抒己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据悉,中侨大学创建于1993年,是目前上海市唯一一所进入全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大学。
当天,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发布了建校30周年国际合作项目。该校为办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与德国最大的应用技术大学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共建国际教育研究院、中德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现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北欧重要合作伙伴芬兰,芬兰哈格哈里亚应用科学大学领衔将与中侨大学在教师交流与培训、学生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芬兰哈格哈里亚应用科学大学副校长Pasi Halmari与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霍佳震进行了中芬合作签约。
中外如何办学?在主旨论坛上,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冯晓分享了以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为例的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实践。
德国巴登符登堡州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Johannes Kern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探索,即每个学生都必须和公司有联动。“双元制教育课程也是由公司的需求驱动的,这也反映在按学科分配的双元制专业科目上。学生们不仅从课本中学习知识,还能亲身体验相关行业。这正是DHBW模式的独特之处。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更能为学生做好迎接现实世界的准备。如何促进中国大学与德国高校的国际合作,这绝非单纯共同发展问题, 而是可以促进丰富的跨文化交流。”
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如何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本次活动还设置了两大平行论坛,引领嘉宾们共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校长霍佳震发表了题为《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的讲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