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聚“普” 万众创新, “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海外人才专项赛颁奖仪式顺利举行
2023-10-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受访者/图 

时维十月,序属金秋。

10月23日,普陀区举行“临港杯”第十届“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海外人才专项赛的颁奖仪式,创业者生动激昂的TED讲演,听众热烈的掌声将场内气氛不断推高。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海外人才专项赛用紧锣密鼓赛事节奏,在上海这座国际化的青春之城、年轻人的希望之城演绎出创新创业强音。

仪式前,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专门接见了专项赛获奖选手,姜冬冬代表区委、区政府对获奖者在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他表示,当前普陀区正在打造青年英才近悦远来的希望之城,区域整体发展热气腾腾、蒸蒸日上,堪称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宝地。欢迎大家常来普陀走一走、看一看,多参加普陀的活动。希望大家能够爱上普陀、扎根普陀,与普陀双向奔赴、共同成长。普陀区将为大家提供最优的服务,创造最好的条件,搭建成就梦想的精彩舞台。

团市委副书记邬斌、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市委统战部侨务事务处处长蒋立、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徐慧敏、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办主任毛彩萍、团区委书记吕欢、临港集团上海市工业区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施军明等出席仪式。

双创不拘一格

  普陀诚邀四海青年英才  

普陀区委领导高度重视双创工作,对青年人才求贤若渴。“创青春”上海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团市委“青”字号品牌项目,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已经成为全市发掘、培育和输送优质青年双创人才的重要平台。今年第十届大赛首次设立的海外人才专项赛,该单元赛事花落普陀区。针对此次专项赛,全区上下总动员,由“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任指导单位,由共青团普陀区委员会、普陀区商务委员会、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普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普陀区投资促进办公室、普陀区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普陀区青年联合会、普陀区青年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由临港集团上海市工业区开发总公司(有限)协办。

区委副书记周艳在致辞中谈到,近年来,普陀区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构建了“中华武数”科创布局和“人靠谱、才无忧”人才品牌。今后,将持续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朝气蓬勃的青春之城、近悦远来的希望之城,欢迎所有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青年朋友,融入普陀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共享干事创业的机遇、共享实现梦想的荣光。

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征集以及高校、创业基金会、科创园区、投资机构等积极推荐,海外人才专项赛获得了超200人次的报名问询。参赛的企业创始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占80%以上,有不少来自海内外名校;参赛者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还出现了00后的身影,最年轻的仅22岁。参赛的创业企业多数来自“五大未来产业方向”创业项目,其中不乏符合普陀四大产业导向的优秀项目,如人工智能、超新材料、科技服务等领域,涉及开源模型、AI训练、新材料制造等。

海外人才专项赛于10月16日举办启动仪式及复赛,10月18日紧锣密鼓完成决赛路演工作。其中,9个项目从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凭借自身在产品(服务)、团队、商业模式、市场及竞争、运营状况、融资情况的显著优势征服了专家评委,荣获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舞台的主角永远属于创新创业者。此次颁奖仪式特设TED演讲环节,将舞台灯光再次聚焦获奖者。

“我的创业之路,萌芽于中南大学,得益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起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钛科技创始人钟豪章分享自己走上创业之路时,充满感恩。

新汉方人参品牌Focusen浮颗森的创始人兼CEO郑传卓则讲述了自己成为一名跨界创业者的经历:在2022年6月全职创业之前,她是一名90后跨境并购律师,拥有中国和美国双重法律执业资质,拥有美好的未来。可出生中医药世家的她,渴望用汉方科技焕新传统中医药,毅然转行,希望成为中国人参行业的颠覆式创新领跑者。

“用自动驾驶技术推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是来自数知以泰的创始人金晓伟的创业初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他,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和对外交流能力,积极推动中国和国外跨境技术合作交流,并在临港和普陀打造了多个自动驾驶的示范运营标杆项目。

获奖创业者为时代、为祖国,四海求学的初心、成长的故事、奋斗的情怀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链接各方资源

  为优秀者提供晋级扶持入场券  

“这场竞赛为海外及海归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业项目的舞台,也给创业者提供了与投资人、企业家、行业专家交流分享的渠道。”蚂蚁集团投资及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团队负责人,高级总监王欢受邀担任此次大赛专家评审,他高度评价了此次专项赛事质量。他表示蚂蚁集团后续愿意携手普陀区,与更多优秀的创业团队交流链接,在创业者的成长道路上添砖加瓦。

后续,前6强将被推荐参加“上海青年创新创业研习营”以及市级赛总决赛。获奖项目还将获得市区两级的资金奖励、金融服务优惠政策以及资本对接等支持。团市委还将调动“梦创工坊”青年中心提供创新创业工作资源,实现政策落地、项目培育、市场投放、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服务。

获得赛道前三强的项目和团队,还将根据全国赛各赛区分配名额数优先获得晋级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资格;入选单元赛决赛的优秀项目,将优先推荐参加“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赛道;推荐大赛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青年及其创新创业案例参加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等。

近年来,普陀区创新人才工作举措,实现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发展环境逐年改善。前不久推出的“1+N”人才新政,扩大了对青年人才等重点群体的政策覆盖,联动了产业政策,在人才引育、人才安居、人才创新培育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

精彩未完待续

  普陀区“靠普”人才学院青年分院启动  

对于上海而言,不论是产业升级还是科技创新活力提升,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始终处于最前端。

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区级“人才蓄水池”,为普陀建设近悦远来人才发展新高地提供支持保障,普陀区将成立区级层面“靠普”人才学院青年分院,对从大赛中走出的优秀人才进行跟进扶持,并通过举办双创研修营等培训项目,让青年人才收获成长、得到舞台、健康发展。普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为“靠普”人才学院青年分院授牌。

在活动中,团市委副书记邬斌、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普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联手启动2023年普陀区创新创业青年研修营。研修营将于11月份举办,着力集聚和赋能海归创业者探索创业方向,寻找创新机会,并对接政府、企业、金融等多方资源,进一步增强创业青年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者创业实战能力。研修营将采用沉浸式教学方式,让“集中教学+课外实践+参访交流”相结合,综合运用思维导图、沙盘演练、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模块,以建立系统的创业思维和提升创业能力。

在普陀区委的领导下,后续,团区委将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为目标,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培育青年、引领青年,真正服务青年所需,搭建青年成长平台,为青年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成就事业提供更好的舞台。

【专家视点】

▎张赟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投资财务部门主任

我从事科技创投行业多年,主要关注硬科技领域的创业,十分欣喜在这次海外人才专项赛中看到诸多前沿科技双创项目:比如opa激光雷达,技术硬核,和世界最前沿技术看齐,市场广阔,比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技术门槛高,面向全球客户,扩张能力(Scalability)极强。

普通创业者之路是长跑,硬科技双创之路就是在漫漫长夜里,在崎岖山路上攀登、跃升,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孤独和质疑前行;希望普陀区为创业者搭好公益支持平台,打造出资源集中、具有规模效应及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专业化发展格局。

周黎

鸥黎(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决赛中,近半数的参赛项目极具行业代表性,比如激光雷达、国货品牌、智慧农业等不同领域的项目都具备非常强的落地潜力。

海外人才专项赛中,硬核技术整体占比较大、团队背景实战经验丰富、大赛组织规则严谨可靠等高质量办赛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赛为海内外青年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大放光彩的展示舞台。为科技、文化、消费、贸易等多元化领域提供了一个集中竞技的挑战平台。同时,我也想提醒创业者“核心产品是硬道理,市场需求是可持续基石”,创业者要不断进行自身打磨,加强技术与市场、产品与用户、供应链与品质保障。

  附海外人才专项赛获奖项目  

一等奖  

钟豪章

海外经历: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获奖项目:医钛科技——基于模型开发的新一代超材料

二等奖

秦楚汉

海外经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

获奖项目:墨泉下一代垂直农场

郑传卓

海外经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硕士

获奖项目:浮颗森新汉方人参品牌

三等奖

吕家俊

海外经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人工智能博士、斯坦福大学访问研究员、哈佛大学商学院总裁班

获奖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

金晓伟

海外经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获奖项目:基于人机融合智能的无人车云控作业平台

朱雍斌

海外经历: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硕士

获奖项目:无双护肤品

优胜奖

刘勇

海外经历:丹麦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博士

获奖项目:opa激光雷达

刘淑杰

海外经历:阿德莱德大学、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财政部

获奖项目:高端半导体光刻胶产业化项目

仇仁煜

海外经历:东京国际文化学院 国际贸易学

获奖项目:面向大容量存储芯片高可靠性封装的快速互联关键技术及应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