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发声,在城市书房追寻那些“仰望星空的人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这个周末,在闵行城市书房颛桥馆举行的“仰望星空的人们:那些年的文人情怀”阅读分享活动吸引了大批读者。不少读者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表示,那些文学巨匠虽已远去,但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精神,依然能给今人以启示。
活动集齐了巨匠们的作品,《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骆驼祥子》《四十自述》《春风沉醉的晚上》《背影》《你是人间四月天》等名作老书新出,依然闪烁着智慧与理想之光。有一位青年读者表示,这些作品,她在平时学习工作中零散地读过,但如此集中地看到这些经典之作的封面与插画,依然感到很震撼,这无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宝贵遗产,是中国文学立于世界之林的依据。
而在阅读分享会上,同济大学博士生、青年学者陈嫣婧将视线投向了巨匠辈出的时代。她以萧红为主线,串联起萧红与鲁迅、聂绀弩、丁玲等作家的友情。在陈嫣婧看来,萧红与鲁迅是如父如女一般的情谊。萧红在生活最落魄的时候来到上海,得到了鲁迅的资助,这才得以继续文学创作。而鲁迅对她的《生死场》评价也极高。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交谈时,鲁迅直言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
近年,随着《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等东北题材文艺作品的火爆,出现了“新世纪东北文艺复兴”的说法。陈嫣婧认为,这批青年东北作家群的兴起,其实与百年之前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前辈东北作家的奋斗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他们的文人志趣和家国情怀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在阅读分享活动现场,读者还参与经典信件套装的制作,他们用空白信纸、花笺、牛皮纸信封和火漆印章等材料制作成具有纪念意义的手作。记者在现场看见,有的读者抄写作家的金句,将这些珍贵的文字留作纪念,或是赠送给亲朋好友,传递文学的温情与治愈。
据悉,本次活动是2023年闵行区全民阅读推广“书房有约”系列的收官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1月3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