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爱帮助患者走出疾病?专家:把双方对话变成三方对话
2023-10-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如何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阴霾?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乳甲外科副主任葛睿说,“希望把既往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双方对话,变成三方对话。第三方就是患者的家人、朋友、亲戚和同事们。”

本月为粉红丝带月,一场“健康有她”乳腺癌患者家庭关爱公益行暨爱携航嘉年华活动在世纪公园举行。来自全国多位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莅临现场,和全国千名乳腺癌患者一道,为健康生命喝彩。在此,专家呼吁,社会各界应携手关心身边的患者,用爱帮助她们走出疾病,回归日常生活。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当前,我国晚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0%,对比“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治行动“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临床医学界对乳腺癌的分期分型不断精准化,针对性的创新治疗手段相继问世,使得晚期乳腺癌精准诊疗成为可能;从20年前的手术、内分泌治疗、化疗到后来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再到如今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等,一系列创新疗法的出现,让临床医生面对晚期乳腺癌有了更多治疗武器,也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更多希望。

如何更好关爱患者,帮助她们走出疾病?采访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乳甲外科副主任葛睿表示,这些年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乳腺癌作为一个可以治愈的肿瘤,不应仅仅关注患者生理上的康复,更多要关注到她们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康复。“我所说的第三方是指患者的家人、朋友、亲戚和同事们,他们有社会责任来帮助这些患者整体康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第三方充分认知了解到乳腺癌这个疾病,而且在了解过程当中可能要感同身受从患者的角度,了解她们心理需求,了解她们在康复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葛睿表示,同时可以结合每一位患者性格、情感特点,给她们更好的呵护、支持,让她们感受到不单单是医务人员在为她们的疾病康复去做很好的设计,身边还有很多关心她们的人,让她们有被爱围绕着的感觉。这对于患者康复来说,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如果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完全可以在达到疾病控制和治愈以后,回归她的社会身份。“帮助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乳腺癌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是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活动中,爱心企业代表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谢琼同样表示,未来将携手多方力量,探索乳腺癌全病程管理模式,共同推进中国乳腺癌诊疗水平。

除了从各方面关爱患者,这些年越来越多的申城青年医务人员正投入科普宣教。葛睿告诉记者,科普是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疾病,宣传预防为主和早期发现为主的重要手段,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进行诠释疾病。“我们也在探索一些新的科普方式,比如音乐剧、情景剧、话剧以及动画小视频等,更好地让患者参与其中,提升疾病诊治疗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