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耕社区,为居民办实事?听社区工作者讲述治理故事
在梧桐树下的徐汇区湖南街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群众称为“小巷总理”。虽没有耀眼的光环,却用热情与真心诠释着爱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进一步展示新时代基层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精神风貌,发挥“四百”走访工作中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湖南街道结合区民政局的相关工作要求,开展了街道“小巷总理大声说”风采展示活动。
心怀“热爱之情”
永怀“为民之志”
“居委干部每项工作都要尽全力做到最快、最好,手机24小时开机,居民有需要时随叫随到,这种积极努力、全心全意的态度,非常值得我学习。”来自复中居民区的杨周毅在成为居委干部前,曾在一家公司当培训老师,既培训新员工、新老师,也培训外国学生。习惯了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她却坦言:“直到来到社区工作,我才发现社区虽小,但社区工作是一门真正的学问。”
杨周毅(左)和同事在工作中
杨周毅回忆道,来到复中居民区后,自己成为了一名“微网格员”。但微网格员要做什么?“走四百”该怎么走?初来乍到、从零开始的自己,面对居委纷繁复杂的工作,曾一度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但多亏同事们手把手指导,让杨周毅边学边做,才得以很快适应。
“走四百”是杨周毅日常主要工作之一,在“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的过程中,能让居委干部广泛倾听居民心声、快速了解居民需求。在走访东方巴黎霞飞苑小区时,不少居民反映,小区周边的一扇转门存在安全隐患。
“居民之事无小事,我们一定要换位思考,为居民办实事。”得知居民的诉求后,杨周毅第一时间和同事一同前往现场查看。原来,居民所说的转门,位于东方巴黎霞飞苑小区和张家弄小区之间的弄堂里,是小区居民日常出入、外出买菜、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重要通道。由于转门自重很重,所以推动起来很吃力,加之转门下方有一道横杠,居民稍有不慎就很容易绊倒。转门的存在,也很容易造成弄堂的拥堵,尤其遇到下雨天,通行起来更为不便。
靠居委会的一己之力,很难将问题彻底化解。于是,通过工作例会等平台,复中居委发挥“三驾马车”作用,将这一居民诉求及时上报,并邀请相关科室沟通协商,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整改方案并且落地实施。
铁门改造前 铁门改造后
改造完成后的转门焕然一新,不仅自重减轻了、没有了绊脚的横杠,通过巧妙设计,空间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居民就算打着雨伞,也能顺利通过。门好推了,路好走了,路口不堵了,安全性也随之得到了大幅提升。望着崭新的转门,居民们赞不绝口,也让杨周毅心里充满成就感:“居民区的工作不是为了做而做,一定要带着感情、喜爱和热情去做,居民的满意就是最好的回馈。”
在“走四百”过程中,杨周毅和同事们还陆陆续续收到了居民们多样化的诉求。比如有的居民提议,希望能多举办一些有意思的社区活动。面对居民的需求,杨周毅和同事们总是在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
居民区举办各类活动
于是,居民区里不仅开展了学做中国结、学做香牌等既能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又能丰富居民生活的活动,还会在中秋节、重阳节、母亲节等节日举办节庆活动。在一次母亲节亲子活动上,一对加拿大居民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结束后,他们为居委干部竖起大拇指,称赞活动的细致和周到,并表示会继续支持居委会开展各项工作。
“‘走四百’不能走走了事,要走出方法、走出质量、走出成效、走出满意,才是一名合格的居委干部。”杨周毅说,自己非常热爱这份工作,愿意尽自己所能,深耕社区,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为居民办实事。
编辑:梁文静
来源:上海徐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