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绝不能让“低俗带货”带偏行业风气
2023-10-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日前,网红主播“疯狂小杨哥”的徒弟“红绿灯的黄”被骂上热搜。起因是其团队在直播带货时女主播不仅披头散发、表情狰狞,还摆出一字马的不雅造型。在网友,尤其是女性网友的强烈批评中,“红绿灯的黄”被迫道歉。 

事实上,像这类“低俗带货”的行径早已不是个别现象。某些网红主播长期游走于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边缘,绞尽脑汁“打擦边球”。而初期的一两次成功,让他们自以为摸到了财富密码,于是一发不可收,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疯狂小杨哥”团队的历程就很典型。为追求热度,该团队的风格日益恶俗,此前就曝出过用马桶刷刷牙等令人异常恶心的言行。而不断攀升的销售额让其忘乎所以,直到引发众怒。 

表面看,这是主播忽视了特定场景所导致的“翻车”事故。由于此次上线的是某美妆品牌,受众多为女性,主播的不雅动作让她们觉得被冒犯,即便男性也无法直视,就此犯了众怒。可如果主播们从中得出的教训是只要“以后注意点”,就能避免翻车,继续靠“擦边”牟利,那就大错特错。 

“低俗带货”或许能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取得效果,甚至让个别主播赚得盆满钵满,但其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规的本质,决定了这种营销方式注定走不远、走不长。即便主播试图控制风险,也总会失手,这一次没翻车,那么下次、下下次呢?例如,某胶原蛋白饮料品牌曾利用女博士噱头,在广告中和直播中贩卖容貌焦虑,虽走红一时,终不免遭到公众唾弃。如今该品牌已改弦更张、重塑形象。这说明低俗带货本身就不是可持续的商业套路。 

进一步说,个别主播频繁博出位、打擦边球的做法,损害的不只是自身的长远利益,也将对行业生态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我们知道,任何监管都不可能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它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缝隙。这一方面是因为监管有其滞后性,另一方面也是要给创新留出空间,以免因管得太死而缺乏活力。然而,假如个别主播利用这一点大钻空子,将迫使平台不断提升监管力度。最终安全固然安全了,却也压缩甚至扼杀了创新的土壤。 

从这个角度讲,热衷于低俗带货的主播是整个直播行业的“过街老鼠”。行业规范应当确立和完善起来,该惩罚就惩罚、该封杀就封杀,不要让少数人带偏了行业风气。惟其如此,才能确保直播行业的良性发展。 

网红主播也应当通过一系列“翻车”事故认识到,低俗自毁前途、擦边不可持续。树立健康的“带货观”才是当务之急。这方面,董宇辉堪称榜样。出道以来他从不擦边,而坚持以深度的知识、睿智的话语安身立命。在近期无锡的一场直播活动中,董宇辉用一篇才华横溢的“小作文”开场,收获千万点赞、百万销售额的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舆论反响,可谓口碑与销量的双赢。 

消费者喜欢什么、会为什么买单,社会主流鼓励什么、表彰什么,难道还不足以让那些利欲熏心的主播们有所领悟吗?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周晓 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