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试点改革怎么做?这家青年中心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2023-11-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汇总已经出来了:总票数1976张,1858票同意。”闵行区马桥镇景城品雅苑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张挺一边看着手机里的“马尚投”一边和身边的小伙伴们说道,这些天,他们正在忙着业主大会关于《宠物管理规约(草案)》线上投票活动。近年来,品雅苑社区依据当代青年生活方式新变化,运用智慧路径,优化青年动员和管理途径,打造云上青年阵地,共绘智治“三朵云”:云媒体、云报道和云表决,“马尚投”正是嵌入随申办平台中的投票系统。

品雅苑是2016年竣工的商品房小区,总户数1976户,社区整体呈现“三多三富”的特点,即青年多、党员多、高学历多以及人才资源丰富、教育资源丰富、共建资源丰富,目前是闵行区唯一一家市级社区型5A级青年中心。城市基层试点改革以来,品雅苑立足青年特点和需求,突出党建引领、团建凝聚、青春助力、奋力开局四个关键,引导青年力量融入到社区治理、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中,为适应青年社群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的新趋势,社区团支部积极推动组织、平台、项目、资源迭代升级,让青年人在社区“唱主角”,探索共建“青春社区”新面貌。

 构建起“1+2+X”的社区团组织架构 

据张挺介绍,“1”,即一个团支部,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共13人,均由社区在地青年组成,大家在联系服务和团结教育青年的同时,注重把握青年脉搏,加强交流互促,激发团员青年创新活力。以品雅苑青年中心为主阵地,支部凝聚起一大批优秀团员青年和活跃骨干,并根据社区青年工作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不断创新打造各类青年活动品牌,不断加强团组织创新设置,不断扩大团组织对社区青年的有效覆盖。通过党建带团建,实现了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党建引领、团建赋能。

“2”,即两个青年团组织,由社区在地孵化的团属社会组织“乐佩公益”和由在校、在职团员报到组成的“第二团支部”。“乐佩公益”通过深根社区挖掘需求,设计了一系列丰富有效的活动载体, 常态化把青年组织起来;“第二团支部”通过发挥报到团员的专业特长,承担了社区文化文创的周边创作和新媒体文化传播。两个青年团组织相辅相成、默契配合,在社区逐步形成了“前端引导+后端宣传”的互动模式。

“X”,即社区“超能战队”,由社区内的律师、教师、教授等各行精英青年组成。大家因地结缘、因趣结缘、因学结缘, 在团组织和社团的引领下,逐步自发形成各类服务队、议事会、兴趣组,并为社区带来了科普体验、体适能运动、低龄儿童教育、双语绘本解读、中医养生等各类课程。从一个人就是一个社团,到越来越多的粉丝加入,青年社团持续壮大,项目内容不断丰富。改革试点以来,社区共成立兴趣社团9个,志愿报到类群3个,管理交流类群14个。

毫不夸张地说,景城品雅苑居委会的公众号可能是沪上最活跃的居委会公众号之一了,这里不仅是共享信息的平台,更是团结大家的纽带。疫情期间,“第二团支部”成员范丽萍成为了运营骨干,向大家传播正能量,如今依旧经常在群里转发各种公益信息,与大家分享。“当初选择搬来品雅苑,就是看中社区里生机勃勃的氛围,‘乐佩公益’经常在青年中心里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感染力和凝聚力。所以后来张书记找到我,希望可以为社区出一把力的时候,我立刻就参与了进来。就在前几天,我在坐地铁去上班的时候,看到车厢里有一个年轻人背着我们当时设计的品雅苑专属的文创环保包,我不禁会心一笑:原来是邻居呀!有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打造“一核多元、纵横联动”的青春社区样板 

回忆起与张挺的第一次见面,范丽萍至今依旧记忆犹新:“当时刚搬来没多久,作为一个年轻人,自然会对社区的建设充满各种期待,于是就约了张书记一起见面聊聊,可能也正是这一面,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吧。”

的确如此。团支部从最初挖掘培育的社区达人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史晓茜,到青年业委会成员,再到超能战队,一大批有热情、有特长,乐于发声、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青年志愿者骨干和积极分子逐渐浮现并活跃在社区各个舞台,完成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进阶,并形成了不同形态的青年社团——

需求调研组配合镇团委开展了“社区建设问卷调查”,通过对900份问卷的分析和不同青年需求的排摸,为社区找到了青年社区的定位和今后工作的方向;共创议事组着眼居民的揪心事烦心事,着力破瓶颈解难题;项目开发组负责策划实施“小而实”“小而美”的创新服务项目:“课间加油站”“花young青春站”“候鸟守护站”。

据悉,这些青年社团年均开展各类活动180场次,覆盖1124个家庭,共计约7000余人次。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粘性不断提升,社区青年人才潜能不断被挖掘。

张挺告诉记者,在注重内部挖潜的基础上,团支部和青年人也在不断向外探寻,积极寻找周边共建资源,做大朋友圈。一方面,积极开展社校结对。与马桥复旦实验中学共建开展“三五学雷锋义卖市集”“环保卫士”“美丽家园”等活动;与马桥文来外小共同开展“小马播报”“小马说廉”“红色手账”等青少年主题教育课程,很好地借助学校资源丰富了社区课堂内容。另一方面,着力实施青年教师和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依托闵行实验高级中学落地名师工作坊,由高级教师带领青年教师们创新开发家庭教育戏剧工作坊,建立家、校、社无障碍、无缝化沟通平台,并组织开展暑期社区实践志愿活动,由学生担当课间加油站项目辅导员,担任社区图书角管理员等志愿服务;依托交大生命科学院、华师大生环、美术、体育三科院系青年教师专业优势,开发科普、艺术等体验互动类课程,开展党的二十大金句篆刻、非遗图章篆刻文化体验、非遗遇见环保、马桥八景蓝印,巧制香囊迎端午、专业体适能、节气认知、走进高校科探等特色活动,打响了“艺路创青春 红色润社区”品牌。

 从青春社区到美好街区,做大年轻人的朋友圈 

在社区里拥有百草园,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品雅苑的邻居:乐康苑,就有43个一米百草园,运营负责人正是品雅苑业委会委员、超能战队成员王科洁。

王科洁告诉记者,搬入品雅苑后,自己先是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又从参与者转变成策划者,每一场社区里的节庆大型活动,她都会参与其中,连自己10岁的大儿子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我是做市场品宣这块工作的,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将平日里的工作思路和社会资源带到了社区活动中,和史晓茜老师负责的‘乐佩公益’一起非常默契。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社区营造体系,所以当得知隔壁的乐康苑也有这方面建设需求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分享、推广这套方法的好机会,所以在马桥镇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马桥暖暖社区规划与营造支持中心。最近,正在招募社区营造官,建立属于这里的超能战队。”

记者了解到,今年,在镇党委帮助下,品雅苑社区引入了国家级公募基金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向社区提供社区建设系列指导支持,并链接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在品雅苑活动阵地打造全国首个“社区中医药博物馆”,用一种全新的模式推动中医科普进社区,同时匹配全国优质资源共同开发“康养驿站”“百草园食育空间”“新职社”等项目,进一步探索激活社区多元发展之路。

“期望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推动项目自造血, 提高青年组织社会生存力。有了基金会的助力,社区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同时提升了社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朋友圈越来越大,各方力量共同赋能,青年志愿力量不断加入,逐步形成了覆盖各类人群的‘一张网’和优化社区服务的‘资源库’。”张挺说道。

改革试点以来,品雅苑居民区围绕破解基层青年工作组织方式单一、工作方式陈旧、大局贡献度不足等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形成“团组织+青年社团”的组织体系;多渠道挖掘培育社区达人、青年骨干;打造服务青年品牌项目;探索社会化资源配置等方式大大激发了社区团组织活力,引导更多青年从“接受服务”到“主动服务”,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实现了社区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