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长宁新玩法,这群人开启了一趟“BusWalk”……
日前,天山路街道服务办组织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之“城市记忆游”,邀请来自社区睦邻点的老年人共游长宁,感受城区的变化和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我们现在出发了!”近日下午,来自天山路街道的50位老人齐聚虹桥公园,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乘坐巴士开启了一趟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城市记忆游”。
据了解,本次敬老月系列活动之“城市记忆游”是天山路街道服务办联合上海尚笙湾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通过带领社区老年人走进虹桥公园、刘海粟美术馆、天山公园、上海艺术品博物馆、长宁区沪剧艺术馆、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等公园绿地和文化艺术场馆,进一步发现长宁的城区之“魅”,探索蕴含其中的艺术之“美”。
“我记得我姐姐那会经常带我到这里来玩,可以在公园里租玩具车开,印象特别深刻。”在游览虹桥公园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介绍着虹桥公园的变迁和自己有关这里的记忆,同时也勾起了老人们的过往回忆,大家纷纷感叹曾经的儿童交通公园(虹桥公园前身)真的是焕然新生,充满了活力和童趣,住在附近也更加便捷、舒适、惬意。
随后,大家乘坐巴士来到刘海粟美术馆,参观了正在举办的“譬如青春——第十七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欣赏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作品,同时跟随讲解员的讲解,了解了刘海粟先生的生平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刚开馆的时候我来过,这次再来发现又多了不少艺术品。”居民茅老伯告诉记者。
天山公园是居住在天山社区的老人常去的公园之一,其中藏着一座小巧高雅的博物馆——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展出着众多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本次正值第六届国际青少儿艺术科普展,世界各国青少儿创作的绘画作品、装置艺术、综合材料作品、手工作品等正在展出,让老人们了解到孩子们对于色彩的独特见解。
最后一站则来到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和今年6月正式开放的长宁沪剧艺术馆,结合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老人们更加立体地、生动地感受到了长宁沪剧团历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与城市同行,与艺术共鸣。参与本次活动的50位长者均为天山路街道17个居民区的57个睦邻点的成员,本次通过乘坐巴士游长宁,让老人们走进非遗文化和海派文化,感受城市的温度,享受这段“家门口”的文化艺术之旅。据了解,工作人员将把本次旅程的点滴制作成一份专属的明信片,送给参与本次活动的老人,上面不仅印有每一站的大合影,还会放上每个人的笑脸,让大家可以更好地保留本次旅程的美好记忆。
记者从天山路街道服务办获悉,自敬老月启动以来,街道已开展了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敬老月系列活动,除了“城市记忆游”外,还有“时光里的非遗物语”沉浸式非遗手作体验、便民服务进社区、睦邻之秋、重阳嘉年华、法律讲座进社区等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让社区老年人能够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心关爱。”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介绍道。
编辑:梁文静
来源:上海长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