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蹭老式恰饭?正视年轻人对平价午餐的需求
2023-11-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这一届打工人如何解决午饭,有人脱口而出:社区食堂啊。的确,媒体已经观察到,社区食堂正受到打工人追捧。每到中午,社区食堂里人头攒动,放眼望去,银发族中不时闪现出一张张年轻的面庞。

打工人钟意社区食堂,是经过综合考量的。相比外卖,社区食堂食材新鲜、菜品丰富,卫生也有保障。相比亲自下厨,吃社区食堂方便,节约了“买汰烧”的时间。最主要的是价格亲民,主打一个性价比。在花式节俭、“抠”式消费已成年轻人应对生活压力的消费潮流的当下,打工人涌入社区食堂完全可以理解。

但另一方面,这里也发生着某种“错位”现象,即非目标用户挤占公共资源,由此在经济学上,产生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社区食堂原名长者食堂,初衷是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属于惠民实事工程。以上海为例,2008年起将社区养老助餐服务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推进。截至2022年底,上海建成1608个社区助老就餐点。凡供餐能力在800客及以上的就餐点,政府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50万元。社区食堂还可以获得免场地费及水电煤气费减免等优惠。黄浦、静安等区还提供老年餐补贴,规定老年人在社区食堂就餐一次,政府对食堂补贴两元,封顶一天四元。

显然,社区食堂高性价比的秘诀是背靠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降低运营成本。本意则是造福社区老人,为其提供便捷价廉的助餐服务。从这个角度说,社区食堂是政府为特定人群提供的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严格说,只有作为受益对象的老人才能享受。打工人循迹而来,无疑是一种“搭便车”行为,其实质是对公共资源的占用,由此产生的成本则由公共资金承担。

对此,一刀切禁止自然是不可取的。要知道,打工人苦午餐久矣,自己做饭没时间,外卖吃腻了,吃餐馆太贵,眼看血汗钱有相当部分投入用餐成本,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怎一个痛心了得?早在多年前,白领就纷纷转战写字楼附近的学校食堂,致使不少学校高挂“免战牌”,婉拒校外人员“薅羊毛”。现在打工人又涌向社区食堂,可见需求是真实存在且十分旺盛的。

打工人对平价午餐的真实需求,理应得到重视和满足,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要群策群力,想办法解决。比如,社区食堂是否可以像景区那样实行分级收费,向社区老人发放老人卡(或直接与社保卡挂钩),确保其待遇,而普通人用餐则支付均价。由于社区食堂采购量大,能够有规模效应,其运营成本也相对普通餐馆为低,故而价格上仍然具有优势。这样,一方面打工人获得了实惠,另一方面也能缓解社区食堂因长期亏本而经营困难,不断向财政要钱的窘境。

与此同时,对那些大众、亲民的中小餐饮店,有关部门也可给予场地、税收、采购、宣传等环节的优惠。它们的运营成本降下来了,打工人的用餐成本也就降下来了。这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活跃商业生态。归根结底,打工人的那顿午餐,还得依靠市场力量、社会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周晓 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