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膺担当·进博有我|青春中的意难忘,往届“小叶子”再聚首
2023-11-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施培琦/图

每年进博会最后一天,进博会志愿者服务保障组带队老师杨海姝都会“泪洒天桥”,那是刻进“小叶子”们脑海的青春记忆。今天,往届“小叶子”们重聚进博会“志愿者之家”,参加以“再汇进博 重温进博 激扬青春”为主题的“同学汇”活动,看到“回家”的孩子们,杨老师数度泪目。

  ◆ 归来仍是少年 ◆  

“每年进博会最后一天,在‘小叶子’们回停车场的天桥上,团市委的所有老师就在这边举着灯牌,灯牌上写着‘小叶子晚安’‘小叶子明天见’‘小叶子辛苦了’,孩子们一队一队往外出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自己带过的同学。”杨老师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自己“泪洒天桥”的原因,“因为这可能是他们这一届进博之旅最后一次通过天桥,所以特别感慨,一方面确实舍不得他们,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辛勤工作的一种感动。”

今天回来的“小叶子”大多都不止一次服务进博会,有的是“二年级生”,有的是“三年级生”。

上海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马琦峰是“小叶子”三年级生,连续担任第二、第三、第四届“小叶子”。已经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二的他上周末回上海参加上海财经大学的一个学术会议,正好收到了母校上师大发出的“同学汇”邀请。“我当时既激动又纠结,激动的是我又可以见到我的老朋友,重温进博往事,但是又很纠结,因为毕竟研究生面临一定的学业压力。”最终,他还是决定在上海多留3天,参加了这次“同学汇”。

在这里,他遇到了曾并肩作战的同学段爽,她在上师大人文学院读研一。段爽是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去年,虽然在甘肃支教,但是她始终关注着进博会,她带着西部的同学们云端看进博。“我今天也约了几个小朋友,我说老师今天回到进博会了,今天可以带你们去看看场馆,一会儿他们放学的时候,我可以跟他们视频‘直播’一下。”数度哽咽的段爽,忘不了杨老师,忘不了同学们,更忘不了进博会,“感觉回到这里不仅是一次重逢,更是见证自己成长的过程,我们归来仍是少年。”

  ◆ “小叶子”的成长 ◆  

来自上海大学的沈东是第一届和第四届“小叶子”。担任首届“小叶子”时,他还是一名大四学生,如今已是上海大学一名本科生辅导员。“第一届进博会时,大家面对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展会都没什么经验,经过第二届和第三届的不断摸索,到了第四届的时候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了。”沈东回忆道,“当时的志愿者之家就已经布置成这个样子,也有了志愿者文化,像徽章文化、集章文化,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慢慢凸显出来了,传播进博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这里汇聚了上海青年的力量。”

00后林晨就读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时,曾担任第四届进博会志愿者,当时他是二工大120多名“小叶子”的“大管家”——负责后勤服务保障。“第四届的时候还是疫情阶段,很多物资到了以后不是运到酒店,而是运到学校,我就要组织学校里辅助管理岗位的储备志愿者一起搬运物资,进行消杀,每天这种往返很辛苦。”今年入职上海电力的林晨,已成长为一名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成为300多名“小叶子”的“大管家”,也是上海电力17个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的队长。

作为300多位“小叶子”的带队老师,平日对他们的关心和带教更要细心全面、无微不至。今年开幕式及分论坛嘉宾集散和指引志愿者需要演练到深夜12点,他就一直陪着,既是带队老师又像是大哥哥。

因为出生于澳门回归前一天,同济大学的李雪澳便有了这个名字。担任第四届进博会“小叶子”的时候,李雪澳刚从美国读完硕士回来在同济大学读博士一年级。当时她担任同济大学志愿者综合接待组组长,对接内外宾客。“那时的环境比较艰苦,连续三四周,都是早上6点多起床出发去会场,晚上6点多结束志愿者工作搭班车回学校,回到学校已是晚上七八点。”李雪澳说,“20岁的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无怨无悔。”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李雪澳如今已是博士三年级学生,进博会的经历,也培养了她在科研道路上克服困难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的理念。

分享志愿服务经历,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分享参加进博会志愿服务对职业选择、人生发展的经历,助推上海青年志愿者人才培养,正是此番举办进博“同学汇”活动的初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施培琦/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