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进博会的六年,“高年级生”有话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通讯员 平允实
自2018年首次开幕,“微笑四叶草”志愿服务队也陪伴进博会走过了六年的时光,越来越多的“高年级生”登上进博志愿舞台,这也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志愿者将参与到基层社区治理中。记者今日采访了三名优秀“高年级”志愿者,听一听他们心中那些动人的志愿故事。
“六年级”的“老生”:
我们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团队里用“年级数”来代表参与进博志愿服务的年数,一直以来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目前,参加三届及以上的“高年级生”已经有94位。陆富新、唐艳琼、卢娟是三位多次参与进博志愿服务的“高年级生”,她们深度参与了进博服务保障乃至社区日常志愿服务,得到了广大其他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喜欢。
“我退休了嘛,退休了之后就想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一做就是六年了。”陆富新已经连续六届参加进博会志愿服务,是“六年级”的“老生”了。往年在一线点位工作的她,今年回到了志愿者保障基地工作。“在点位工作就是服务游客和客商,在保障基地工作就是服务我们的志愿者们。”陆富新表示,后勤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也很温暖,今年保障基地不仅为志愿者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还有特色茶饮、文艺演出和健康义诊的服务。能参与志愿活动她非常开心:“我们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据了解,多数“高年级”生都在不同岗位开展过志愿工作,不仅经验丰富,也是其他“低年级”志愿者的“好老师”。
“全职妈妈”志愿者: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卢娟是一名全职妈妈,也是一名“四年级”志愿者。外贸专业毕业的她在志愿服务,特别是海外宾客服务上优势十足:“志愿服务离家里这么近,又正好可以练一练自己的英语。”作为一名全职妈妈,卢娟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多为社会做一些贡献:“除了进博会的服务,我也经常自己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孤儿院做志愿服务。我们全职妈妈不是非得绕着孩子或者家庭转,也可以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
“高年级”的志愿者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是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志愿言行,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进博志愿者小组组长: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五年级生”唐艳琼今年担任小组组长,谈及志愿服务,她表示虽然辛苦但仍旧能给大家带来成就感:“今天在地铁口,垂直电梯没有开放,有一个推着轮椅的大叔很着急地找过来,我就和地铁站周边的警察同志,还有其他点位的志愿者一起帮忙,连人带轮椅一起抬下去了,大家配合得非常漂亮。”
唐艳琼不仅积极参加进博会志愿者,也深深“扎根”在社区志愿服务中。作为“方爷爷”义务护校队的接班人,她已经准备开展新的护校工作:“下一步准备把团队的规模扩大一下,再详细地制定一份团队规章制度,保障我们的团队高效运行,稳定存续。”其他的社区志愿活动中也常见她的身影,“他们一个电话问我有没有空,我就来了。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问到在未来是否还会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问题后,三位“高年级生”给出了一样的答案,“当然要参加,做到他们不需要我了为止”。陆富新说这句话的时候,笑得尤其开朗和灿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通讯员 平允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