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职业生涯注入动力,中职生学习长征精神磨练意志
2023-11-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搬起沙包穿越“火线”,团队协作救治“伤员”,克服困难完成“任务”……11月18日,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将迎来建校60周年,在校庆来临之际,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的学生们,用一场学习长征精神的实践活动磨练意志,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注入动力和信心。

工业技术学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共有成员80人左右,每年都会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此次活动中,教官将同学们分为了两大组,每组有12人,每个大组又细分为四个小组。这样的分组方式既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又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两大组之间进行激烈的比拼,每个人都充满了斗志和热情。

在第一关中,同学们搬起沙包穿越“火线”,需要快速而敏捷地爬过隧道。“这一关考验了同学们的灵活性和体力,许多同学都顺利通过。”教官点评说,同学们的动作迅速而准确,展现出了过人的实力。第二关中,需要交替移动木板过独木桥,行进中要特别小心,稍有不慎就会从桥上掉下来。在紧张而兴奋的氛围中,同学们用沉着的态度和默契的配合“闯关”成功。

比赛最后,两名同学需要将躺在担架上的“伤员”抬回起点。对年轻的同学们来说,完成这一关并不容易,必须要有高度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克服困难成功抵达,好在团队之间配合默契,最终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此次拓展活动让同学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磨练,也让大家收获满满。陈偲瑜同学坦言,一路“闯关”下来,自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中职生,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发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她说,今后,在学习生活中自己会迎难而上,同时,作为一名团干部,也将在工作上更加认真负责,协助老师完成各项工作,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价值。

王诗宇同学则表示,这次活动让自己学会了迎难而上并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我深深地感觉到,只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团结合作、相互帮助才能够取得成功。”王诗宇说,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己会与同学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跨越一座座高山,也会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不同困难,勇往直前。

学校团委相关老师介绍说,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能够让同学们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可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问题,希望通过各种青马社团的拓展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用青年独特的语言来呈现学习的成果,不仅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践行者,还要成为它的宣传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