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样的魅力,让秘鲁手艺人赶两天两夜路来参加进博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直线距离17000多公里!今年11月,来自秘鲁阿雷基帕的羊驼毛制品手艺人马马尼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来到了中国上海,走进第六届进博会,向来自全球的消费者展示他独特的手艺。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让马马尼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进博会?
◆ 羊驼玩偶实体店开进来福士 ◆
事实上,这个名叫“温暖驼”的品牌,最初进口到中国的第一单只是1000只羊驼玩偶。如今,“温暖驼”的实体店已经开进了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来福士。
2016年,中国姑娘马玉霞去往秘鲁考察羊驼毛产品,但是逛了一圈,感觉那边的服装价格和款式都不太适合中国消费者,正打算回国的时候,当地街头手艺人马马尼售卖的羊驼玩偶让她眼前一亮,她随手买了几个作为伴手礼带回国送客户,没想到,被对方一眼看中下单订了1000个。
2018年,得知中国将举办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马玉霞看到了商机,她跟秘鲁小伙伴专门注册了“温暖驼”品牌,走进了首届进博会。
没想到,只有9平方米的展台却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没等闭幕,几百件样品就已售罄,还陆续接到5家实体店的订单。自此,“温暖驼”每年都会参加进博会,每次都有收获。如今,“温暖驼”每年进口中国的羊驼玩偶达到了10-12万个。今年4月1日,“温暖驼”在中国的首家实体店开进了上海人民广场来福士。
“国内对羊驼玩偶的需求比较大,跟我们合作的客户遍布各大城市,秘鲁那边每天都在赶订单。”马玉霞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除了来福士的实体店,他们还在天猫、京东、小红书开了线上店铺,羊驼毛玩偶也从羊驼,扩展到了熊猫、兔子等,还推出了围巾、大衣和毛衣等服饰。
今年进博会上,“温暖驼”的展台面积已扩展到了36平方米。秘鲁手艺人马马尼也专程带着妻子一起来到了展会现场秀手艺。进博会是马马尼的福地,小小的羊驼玩偶在中国这么受欢迎,让他始料未及,这次终于圆了他的“中国梦”。从南京路、东方明珠、豫园到进博会,让马马尼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繁荣和活力。接下来,他打算让更多秘鲁手工艺小伙伴也来进博会看一看。
◆ 新西兰优质牛肉直达消费者餐桌 ◆
今年的进博会,共有3400多家参展商报名,较去年增长了17%。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四叶草”。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展览面积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的4.4万平方米增长至近8万平方米,面积较上届增长约30%。
本届进博会上,叮咚买菜与新西兰银蕨农场、上海天萃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将从新西兰的优质牧场引进优质草饲牛肉,直供消费者餐桌。加上其他合作,此番叮咚买菜将定制约2亿元优质草饲牛肉,供应给国内消费者。
“近两年来,通过进博会,银蕨农场和叮咚买菜建立了长期、优质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深耕中国市场。”银蕨农场中国区总经理陆胜晔表示,“这一次我们联手将更优质的新西兰草饲牛肉带到中国,让消费者能通过更方便的方式和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品类更丰富的草饲红肉。”
叮咚买菜的“买手团”亦是进博会“全勤生”。去年进博会上,叮咚买菜就已经跟银蕨农场签了5000万人民币协议,将从新西兰牧场直采草饲鹿肉、小公牛等优质红肉。
“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而且有很多产品的展示。我们采购可能之前就有这个意向,借进博这个交流机会刚好就敲定下来合作品项和金额。”叮咚买菜首席商品官徐志坚表示,作为一家长期聚焦消费者餐桌的食品公司,叮咚买菜正在不断完善全球供应链,与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合作,相互赋能。
借助进博会的舞台,同样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印尼侨企金光集团APP这次与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非国际经贸港有限公司、新兴铸管(上海)金属资源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金额总计约2.15亿美元的意向采购签约。
◆ 亮眼销量全靠来自全球最牛产品 ◆
进博会总展览面积从首届的27万平方米扩大到36万平方米左右,今年更是创下36.7万平方米的新高。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都悉数到场。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到289家,同样创历史新高。
进博会为何有这样的人气?真金白银的数据来说话。截至第五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已近3500亿美元。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为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
本届进博会开幕前,企业签约势头便开始“预热”。中国石化率先与来自16个国家、地区的38家合作伙伴签约了采购协议,涉及原油、化工品、设备、材料、农产品等大类和产品,采购签约金额达403亿美元。开幕仅两天,便频现百亿元人民币大单,签约合作企业涉及土耳其、阿联酋、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亮眼的销量,靠的是来自全球最牛的产品。前五届进博会,首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达到约2000项。本届进博会,共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加企业展,集中展示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到现在,每年我们都收获价值千万元起的订单,今年进博会的开展首日,我们还和工业品电商独角兽震坤行工业超市达成1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收获颇丰。”德国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介绍说,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卡赫多款首发首秀产品迅速完成“从展品到商品”的转换:在进博会上发布的全自动往复式龙门洗车机器人,截至目前已有超800台机器投入使用,不仅覆盖广东省21城,还分布在天津、大连、武汉等数十个城市,为数百万车主提供24小时全天候无人自动洗车服务。
◆ “6+365天”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 ◆
进博会举办第一年的2018年,中国进口金额占全球比重为10.3%,而在2022年,这一占比提升至11.9%。2022年,中国的进口额达到2.72万亿美元。
作为上海“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主平台,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品汇承接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我们已累计集聚了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个品牌80000多种商品,其中包括52个‘一带一路’国家的30000多种商品,充分实现进博会‘展品变商品’。”虹桥品汇副总经理朱菁介绍说,仅2023年1-9月平台贸易额便超1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实现“展商变投资商”。
虹桥B保实现进博会便利化措施常态化应用。2023年1-9月,一线进出口额为9.34亿元,同比增长16.31%。区内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实现销售订单646万单,占全市 43.48%,交易总额达12.3亿元,占全市28.45%,均排名全市第一。
虹桥国际咖啡港已集聚了58个国家的咖啡产品,其中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越南、秘鲁、牙买加等2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咖啡豆,设立了包括古巴国家馆在内的28国咖啡品类的常年展, 50家咖啡企业商品销售及活动联动,带动销售30亿元,为巴西、秘鲁、埃塞俄比亚等国咖啡豆举办杯测活动,并为新品牌新商品的首店首展提供孵化空间。
◆ 进博会“展商变投资商”转化率12.8% ◆
进博会举办以来,上海进口高新技术产品、电子技术、集成电路的进口占比都有提升。
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对第四届进博会《参展商手册》内的2567家参展企业从2017年到2022年9月的投资情况进行了整理。数据显示,有328家企业参展后在全国投资新设企业876家,转化率即“展商变投资商”为12.8%。其中,2021年新设企业数量最多,为180家,占比达到20.5%。其中,参展企业投资转化率最高的,是汽车展区:展商转化率为49%。
根据计划,至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将与在华合资伙伴在电动出行领域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全速推进电动化转型进程。
作为进博会“东道主”,上海2018年至2022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总额达到1013亿美元,相比上一个五年增长了20.5%。今年1-9月,上海实际使用外资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正增长,实到外资超过186亿美元。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也分别增加了49、20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