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舞台延伸到室外,悬疑剧《生吞》正在上演
2023-11-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这世道坏人都抓不完,好人还犯错,啥时候是个头啊。”这是悬疑剧《生吞》序幕的一起案件,也是办案民警冯国金酒后的一句感叹。三面灰色水泥墙配上冷峻的灯光,一段好人作恶案的对手戏为开场拉满了悬疑氛围。

这部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国家一级导演何念执导的悬疑剧是悬疑剧场品牌“深渊剧场”的第三部作品,前作《深渊》《心迷宫》在全国演出近两百场,并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多项大奖。

珠玉在前,悬疑剧《生吞》是否能再造原创爆款,让人充满期待。

《生吞》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青年编剧肖诗瑶、凌豪佳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何念执导,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美设计桑琦,青年舞美设计师王佳迪共同担任舞美设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麦朵、贺梦洁、王维帅、许子皓、刘啸尘、王俊东,青年演员白倬铭、张玮伦、冷寒、边宇林、尹立乾、马杰、周显波共同出演,目前正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热演,持续至12月10日。

故事发生在2003年与2013年,两起相隔10年的奸杀案穿插讲述,互助推进,在观众疑窦频生的过程中,越发扑朔迷离。为了能在10年间来回切换,《生吞》在舞台上打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一个空台和十二个全实景房间。空台让全场聚焦演员,通过舞台的假定性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把属于话剧的想象力还给观众,将故事中那段痛苦的回忆一点一点地拼凑回角色身上,将一段残酷的往事呈现在观众面前。

空台四周的隔板升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是一个还原了2013年东北的布景,实景被分隔为两层楼12间房间,大大增加了舞台的丰富性和可看性,配以即时摄影将舞台细节放大、将演员的微表情放大,如同给每一位观众带上了一副望远镜。镜头穿过蛇、蝎子拍一场平静的对话,暗潮汹涌;镜头躲在裹尸袋里,让观众从尸体的角度看向凶手……

《生吞》甚至将实景延伸至了剧场外,观众能够跟着即时摄影的镜头走出剧场,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停车场看到一片东北的雪地。实景与摄影结合,把属于电影的细腻质感带入舞台,由细微之处打造悬疑氛围感,逐步渲染层层疑云的同时,给观众“下套”,辅助演员将剧情推向高潮。

与前两部作品不同,《生吞》选用了不少青年演员,导演何念表示,这正是他一直在遵循着的传统,“以老带新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心前身之一)的传统,在剧组中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资历的演员分享各自的经验,不断碰撞灵感、产生火花,演绎的情节能够撬动观众。演出现场,观众也能撬动剧中的人物,因为每个人在看演出时,当下桥段所映射的心理对剧和本我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道德、对命运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生吞》是三部曲中剧情最丰满的,原著小说写得非常残酷,赤裸裸的人性、赤裸裸的无奈。故事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是“精神病的女儿”黄姝和“杀人犯的儿子”秦理,他们因为校园霸凌,互为心灵依靠,最终一起被卷入命运的漩涡。

为了演好黄姝这个明媚又忧伤的角色,麦朵将“反差感”作为角色关键词:“黄姝在剧中要跳一段两分钟的钢管舞,每天排练结束我都会去钢管舞老师那儿加课,这场戏,黄姝的肢体很美,但表情和情绪都非常低落。我需要将这种对比展现在舞台上,让观众看到一个在幽暗人生中捕捉星光的明媚女孩儿。”

饰演秦理的白倬铭则更加深沉,沉浸在角色中的他,总是如秦理一般低着头不说话:“这是一个非常压抑的角色,和我自己不太像,为了塑造好这个陨落的天才少年,我会把自己‘关起来’,带降噪耳机、学习手语、学习听障人士的发声方式。”

《生吞》是一幅时代暗面的全景图:下岗潮、贫富悬殊、酒色欢场、杀人越货、校园霸凌……它的尺度,令人感到沉重,难以呼吸。舞台剧改编自同名小说,是东北青年作家郑执的现象级代表作,自2017年问世以来,这部小说销量常年盘踞热门推理图书TOP3,数次脱销。

郑执与另外两位同样来自东北的80后青年作家——双雪涛、班宇,一起被网友称为“东北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的小说多以上世纪90年代的东北为背景,郑执的《生吞》像一把利刃,直击千禧年初最肃杀的环境、最残酷的青春,以及最幽深的人性。

不论是舞台剧、小说还是电视剧,《生吞》无疑是一个悲剧,悲剧不缺伤痛,舞台剧版导演何念却穿插了大量喜剧元素与观众拉近距离,等到真相被撕裂的那一刻,悬疑剧最终承载的残酷真相,也会给沉浸在角色情绪中的观众狠狠地扎上一刀。

正如原著作者郑执的寄语:“只有孩子,才会把‘未来’跟‘美好’误解为同一个意思,而我们已经不是孩子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