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不”文明规范宣传也可以这样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走在杨浦的大街上,也许你不经意间就能邂逅颇具艺术气息的公益广告,体味着来自这个城区的文明气息。
由杨浦区委宣传部、杨浦区文明办主办的“我们的上海”2023年上海市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杨浦高校优秀作品展示专场于昨天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水丰路校区举办。
一个多月来,杨浦区共征集到视频、文案、海报、徽标等形式的各类公益广告作品400余件,其中来自高校学子的作品近200件。主题涵盖了文明出行、文明餐饮、新七不规范等文明风尚主题。经专家、大赛主办方等多轮评审后,共遴选出一二三等奖46件。
◇ 传统与现代相遇,擦出创新火花 ◇
现场展示了海报类一等奖作品《上海市“新七不”规范系列蓝染海报装饰画》,作品采用的是药斑布印染技艺,是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由非遗大师丁亮指导,学生以药斑布印染技艺创作了上海市“新七不”规范生动有趣的创意海报,以及帆布袋、马克杯、抱枕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彰显非遗独特魅力。
丁亮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非遗研究中心主任,从事非遗蓝染传承及非遗转化创新开发工作、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已有20年,海报类一等奖获奖学生沈吉尔就是他的学生。沈吉尔是印刷美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也是非遗大师班蓝染社团的成员。杨浦区是她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更是她创作灵感的所在。
此次作品从设计图案、雕版、刮浆、染色到出白晾晒,前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创作这个图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图案细小处上色不均的问题,在反复尝试调整了3次后,才最后选定了成色最好的一套。通过采用药斑布印染技艺,创作具有现代化设计风格的生动画面,沈吉尔实现了现代设计和传统技艺的有机结合。
在此次活动中,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师生专题创作,呈现了百余件作品。一些深入挖掘非遗蓝染、水墨画等传统技艺内涵,一些融入了魔方、符号元素等现代设计,还有一些在公益广告创作中大胆探索分格插画风格等,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文化内涵与形式创新的融合,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现代日常生活,为市民们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
◇ 区校联动推出高质量公益广告宣传作品 ◇
在一场区级的赛事中,高校作品占比如此之高,正是源自这个区域的科创基因。杨浦科教资源丰富,11所各类高等院校集聚于此,高校数量超过上海市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杨浦依托区校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枢纽和平台作用,区校联动、同创共建的一系列项目为杨浦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此次活动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发动学校全部院系师生参与,并将此次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将文明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精心创作推出了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正能量公益广告宣传作品。版专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师生持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文明素养,用一个个匠心独运的公益广告作品书写自己对上海、对杨浦、对生活的热爱。
“此次高校专场让文明创建成果惠及高校,也让文明创建注入了蓬勃向上力量”,此次活动主办方杨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王芳表示,“学子们的作品具有传统特色、创新元素,展现了公益广告的独特魅力,很好地突出了杨浦特色,我们正在择优报送参加上海市公益广告大赛,并把优秀作品因地制宜地落地到宣传阵地中,走进杨浦的大街小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