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步入“中年人”阶段?专家共议如何防范城市风险
2023-11-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5.2%,如何探索新阶段中国城市高质量安全发展之路?11月24日,在“2023城市风险管理论坛”上,专家们给出答案。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跨越式的,超大规模的,当前中国的城镇化人口已经超过65%,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国城市面临新旧安全风险交织的局面。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认为,这种复杂考验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例,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2条,运营里程9652公里,交通网络密布,各种交通方式交织,人、车、路、环境等要素相互关联影响,使得城市交通风险具有极高的复杂性。

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苏洁分析,当前城市安全面临的挑战是,城市人口密集,大型活动众多,爆炸、坍塌等各类风险的跨界性、关联性、穿透性、放大性显著增强。这些风险一旦处理不好,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扩大事故后果。苏洁认为,要打造安全发展型城市,最终目的是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城市安全应急保障体系,防范各类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将今天的城市比喻成一个有能力、有自信,但也有着“幸福的负担”的中年人,“成长的烦恼”或许少了,但是身体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突然一场大病,表现出的脆弱性,超出预期。他认为当前尤其要关注城市的复合风险,这是在自然的、社会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在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制约和作用下,不断变化的风险,容易对城市产生系统性影响。虽然面临的挑战复杂,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城市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城市化。孙建平认为,一旦一个系统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它必然不断涌现新的可能性,我们的城市就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城市,充满着创新的力量。

城市高质量安全发展,需要多方努力。人才、文化、体系、能力缺一不可。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指出,要在城市安全与风险管理领域培育人才方面继续聚力,加快人才培养。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指出,实现高质量城市安全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治理体系。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工作,实施精细化和动态性管理,在面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和恢复,切实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的应对能力。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能。要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以系统性防控守牢城市安全底线,助力上海建设安全韧性的卓越全球城市。 

本次活动由同济大学主办,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承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