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成为青年心生向往、人生出彩、情感归属的青年发展型城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在12月1日下午举行的2023年虹口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单位会议暨虹口区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虹口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五大服务计划”行动方案》正式发布,重点围绕“创新”“就业”“安居”“健康”“婚恋”五大方面,细化15项具体任务举措,落细落实服务青年的政策举措,全面构建“城区+青年”的共同发展生态,共同营造虹口青春梦之城的浓厚氛围。
◆ 帮助青年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
下个楼就能欣赏到高品质的展览,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对于这个问题,住在友间公寓·宝地虹乐苑的青年人才颇有发言权——就在前不久,凉城新村街道“广粤青年活力绿廊”团建联盟成立仪式暨“上海相册(第一季)——摄影+文学体验”作品展开幕仪式在这里举行,首个“虹口区博士后公寓”正式揭牌。
山西姑娘小吴从悉尼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上海,在虹口的一家职业教育集团担任产品经理一职,她表示,通过展览中的这些照片,自己更多角度地了解了这座城市,也增强了更多的归属感。而到这个月月底,她也即将在这座人才公寓里住满一年,“根据相关优惠政策,我已经享受到了19500元的租房补贴,我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公寓里经常组织各类活动,让独自在外打拼的我,感觉很温暖。”
在今天发布的行动方案中,记者看到,“十四五”期间,虹口区将完成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1863套,供应目标6156套。继续做好市、区两级人才租房补贴工作。推动完善青年人才住房支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应届毕业生等重点青年群体提供租房价格折扣等优惠。推广“青年驿站”服务模式,筹集房源设置7-15天免费住宿期(试住期),为符合条件的在沪求职青年提供过渡期住宿服务。规范和优化保障性租赁住房户型设计,根据青年需求特点,配置公建配套和商业配套设施。开辟青年活动公共空间,推动学习培训、休闲娱乐、婚恋交友、就业创业等各类服务资源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长租公寓,打通住房服务“最后一公里”。
杨力佳/图
◆ 激励各行各业青年成长成才 ◆
俗话说,先安居后乐业。说到就业,在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渠道方面,主动跨前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强化求职平台建设和专项岗位供给,拓展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通道。支持引导全区红色资源场馆申报就业见习基地,将虹口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鼓励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进融资服务进园区,加强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建设,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在加强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帮扶方面,围绕“提技能、优服务、强基础、搭平台”建设目标,以打造“1+8+30”就业服务网络为基础,在形成覆盖虹口全域就业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强化数字赋能,打造“乐业虹口”智慧服务平台,构建“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数字化支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最终实现“15分钟智慧就业服务圈”的“上海经验、虹口示范”。以“启航计划”为工作抓手,不断完善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和区就业促进中心的信息交换反馈机制。
在加强新就业形态青年就业保障方面,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不断推动数字化技术、网络化资源在新兴青年就业信息获取、劳务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构建更为公平、公正、透明的劳动力市场环境,确保职业稳定发展和地位上升的渠道畅通,激励各行各业新就业形态青年成长成才。
◆ 营造24小时青年创新发展生态 ◆
在今天的推进会中,发布了《虹口区创新实验室指南》,位于欧阳路街道的欧邑小站、曲阳路街道的国网电科院电力设备电磁影响实验室、嘉兴路街道的Future Lab天虹馆等8家虹口区首批青少年创新实验室获得授牌。它们已经在年轻人的社区里、家门口、单位旁,形成了普惠性、混龄化的创新空间。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围绕北中环科创集聚带,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虹口分院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根据行动方案显示,接下去,虹口将发挥区内创新创业赛事、区科技节等活动辐射力,讲好活动赛事中涌现的优秀青年创新故事,大力营造青年创新浓厚氛围,激发青少年创新活力。与此同时,聚焦重点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人才发展创新平台载体,完善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不断增强虹口人才队伍的竞争力和创新要素的影响力。举办各类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发掘培育各类青年创新能人、达人和创新社群。积极搭建留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载体,推出相关服务举措,对接“海聚英才”“留·在上海”系列创业大赛,努力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创业软环境。
通过打造虹口青少年创新学院分院,形成高质量创新资源、人才和服务的枢纽。融合青年发展型街区、园区、社区等多元场景,为青年创新创业创造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多功能支持的活力空间。面向全区建成10个“产学研”全链条协同发展的青少年创新实验室,在“家门口”“单位旁”营造24小时青年创新发展生态,进一步加强青年对空间友好的感知度,扩大城区发展和社会政策红利的触达面。
◆ 为青年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
健康是人生的基石,那么,如何完善青年健康服务管理机制,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培育青年健康友好生活空间呢?根据行动方案显示,除了发挥家庭医生“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机制效能,推进以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功能社区人群签约服务,稳步扩大签约覆盖面;深化医教结合、体医融合,探索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延伸至学校,扩大运动干预人群,有效预防干预青少年近视、肥胖、心理健康等问题之外,虹口区还将充分发挥“家校社”心理关爱协同优势,借助12355青少年服务台、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医疗卫生等专业服务力量,持续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和权益保护监督;制定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包和个性化服务包,总结和研究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年心理健康环境建设措施。
此外,加快公共绿地、公共体育活动场所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文体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城区功能布局,提高公共空间舒适度。将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配套公共资源向城乡社区下沉,打造便利的社区生活圈。推动实现全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面向青少年免费开放。
◆ 助力解决青年婚恋大事 ◆
做好年轻人的婚恋工作是一项甜蜜的事业。就在这个周末,甜爱路婚姻登记分中心即将正式揭牌。根据行动方案,接下去,虹口区一方面深入推进虹口婚登服务品牌建设,结合“七夕”等主题日,开展契合节庆及社会主旋律的主题颁证活动,有机融入法制教育、婚姻文化和人文关怀,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向上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传承优良家教家风,培育家庭文明。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青年爱情节”“爱在虹口 甜蜜有约”等品牌活动,坚持公益属性,关注青年需求,注重价值引领,以项目化、机制化、平台化、品牌化的思路推进工作提档升级。不断丰富青年婚恋交友渠道和活动形式,为单身青年相互“遇见”创造更多机会。利用各级团组织广泛联系青年群体的优势,不断丰富青年婚恋交友渠道和活动形式,为单身青年相互“遇见”创造更多机会。
此外,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提升登记工作规范化水平,做好高峰办理日的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排摸难点、堵点、痛点,形成示范性经验做法。扩大“公民婚育一件事”的宣传范围,结合“跨省”地域广泛性,聚焦在青年优化婚姻登记、生育登记等事项,加大一体办服务应用宣传力度。以居住证核验为重点,完善婚姻登记工作系统,升级数据接口,提高服务质效。
下一步,虹口团区委将以推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工作为契机,持续增强广大青年获得感、幸福感,以实际行动打造“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世界会客厅、浦西新地标、青春梦之城”,全面构建“城区+青年”的共同发展生态,将虹口打造成为青年心生向往、人生出彩、情感归属的青年发展型城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