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追星?这群10后“学生区政助理”揭开谜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青少年为何如此热衷于追星?带着一个个问号,来自上海市徐汇中学汇学同心小队的一群10后中学生针对300余名受访者做了学生视角的调研,并出炉了《以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中学生追星的调查研究》的调查报告。
在今天下午,由徐汇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少工委主办的“少年中国策”徐汇区第十届“学生区政助理”竞选决赛上,几位“学生区政助理”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调研成果。
52.5%的学生因为明星给他们带来的正能量而追星
调查结果显示,26.67%的学生表示自己追星,而69%的学生表示不追星,超过79%的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都在追星。这说明虽然追星文化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其中,42.5%的学生表示他们追的是实力明星,而36.25%的学生追求流量明星。此外,16.25%的学生表示他们追的是体育明星。这反映了当下流行文化和体育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高达66.33%的学生认为适度追星可以理解。
关于追星动机,从数据中可以看到,65%的学生被明星的颜值和气质所吸引,而52.5%的学生因为明星给他们带来的正能量而追星。
学生眼中的追星是怎么样的呢?报告显示,44.33%的学生觉得偶像是喜爱崇拜的对象,是粉丝的榜样,成为粉丝奋斗的动力。在追星的过程中,也能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知心朋友。会将其当作偶像,学习其优点,弘扬其精神。37%的学生认为追星不会盲目无底线,但仍有3.33%的学生会认为明星是精神支柱,会效仿,这说明需要对青少年追星行为需要加以重视及引导。
有62.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普通水平,76.25%选择了理智追星,但仍有6.25%的学生选择了超级狂热这一选项。就是否经常关注明星这一问题上,被选择最多的是在空闲时间偶尔关注,其次是不怎么关注只是随便看看,但仍有12.5%的调查者选择了每周超过6小时以上关注各种动态。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54.33%的学生认为追星不会大大影响学习,他们能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但也有25.33%的学生认为追星会影响学习。10%的学生表示占用学习时间参加追星活动,37.5%的学生购买过明星代言产品或打赏,23.75%的学生参加过追星组织,也有52.5%的学生没有参与追星,这说明半数学生能够平衡追星和学习,但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因追星而影响学业。
追星行为与经济投入如何?调查显示,25%的学生表示在追星过程中没有投入任何资金,而有10%的学生投入超过5001元。这显示了学生在追星上的经济投入差异很大,部分学生愿意为自己喜欢的明星投入较多的资金。
31.25%的学生表示当听到别人说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坏话时,会有点生气,但不会表现出,10%的学生表示会很生气,会反驳、维护偶像,甚至有1%的学生会开展网暴。
72.5%的学生表示会将追星的相关照片发布至公共平台,如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
当偶像违反法律或道德时,77.5%的学生表示会立即脱粉并支持合理言论。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偶像的行为持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不会盲目崇拜。
在谈及家长和老师的看法时,40%的学生表示当父母或老师对追星持反对意见时,他们认为这是为他们好。
回收300多份问卷,总结追星的正确模式
队长李紫菡是徐汇中学的初二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看到身边不少同学追星。自己也有爱豆,是一名歌手。在调查过程中,最让她吃惊的是有的学生为了偶像,最高的氪金金额高达几万。
在调查过程中,一些正确追星的金点子也浮出水面。比如参与调研的学生表示政府应该惩治网络营销号,防止谣言传播,加强对粉丝进行类似社会组织的管理,推动网络实名制,提高偶像从业门槛,成立娱乐圈相关管理组织,从而规范明星的言行及网络导向。
组长林沁怡主要负责此次课题的策划、调查报告的协调等事宜。“我们小组认为正确的追星,在我们中学生阶段,需要家校共治、自我负责。”林沁怡表示,学校要充分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适当地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对于有特长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至于家长则要认识到追星是很正常的事,正确认识并引导好孩子的追星行为,多和孩子聊天倾听他们对身边事物的看法,切忌当着孩子的面说过多某某偶像的坏话。假如孩子只是利用课余时间看看电视里自己喜欢明星的表演,听听他们的歌,简单收藏偶像画像和图片剪报等,没有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父母不应过度限制,否则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但如果孩子因为追星而影响了学习,甚至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父母就不能不管不问了。此外,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偶像,明白孩子为何喜欢这个偶像,比如看该明星的娱乐节目、演唱会时,和孩子一起分享和讨论,让孩子明白,崇拜偶像不光是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还有对他们人格魅力的欣赏。”
至于对青少年自身,林沁怡建议,不盲目追星,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1200多名徐汇学子从学生视角给出金点子
第十届学生区政助理竞选活动自2月启动以来,共有一千两百多名徐汇学子,287支小队参与竞选活动。经过层层评审,今天有12支小队进入到决赛环节。
现场,小队成员通过路演形式,介绍调研过程及成果。12个课题组从学生视角出发,有的是基于儿童视角对友好社区空间进行的供需调研,有的是针对追星调研探讨如何引导青少年价值观,有的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上海文化”教育及沪语的传承普及研究,也有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探索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的设计发明,还有关于自闭症患儿等特殊群体的关怀提案报告……关注话题多样,最后形成的提案丰富完整,有背景有数据有访谈有建议。
据悉,自2003年创办以来,聚焦于徐汇青少年参政议政能力培育与实践的“学生区政助理”竞选活动已经成为徐汇青少年的一项品牌项目。二十年来,全区中小学的学生们作为“小小观察员”,以青少年视角观照自我成长、关注社区身边事、聚焦城市发展“小问题”,贡献出了好多金点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