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农人|90后农科学子二赴云南振兴乡村
2023-12-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视频剪辑

两赴云南,第一次支教,第二次乡村振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团委副书记熊峰的初心。近日,他荣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殊荣。

  主动请缨,再赴云南  

第一次跟云南结缘是在2016年本科毕业的时候,熊峰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去了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炼铁乡的一所山区中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完成自己从小到大的一个支教心愿”。

2019年,熊峰硕士毕业留校工作。“我们学校从2012年起定点帮扶洱源县。当时,我听了一位去援藏扶贫学长做的报告,加上之前支教的经历,这些都为我埋下了一颗第二次赴滇的种子。”因此,2021年,当学校启动新一轮挂职干部工作的时候,熊峰坚定地向组织汇报二次援滇的意愿,如愿成行。

两次赴滇,角色身份不同。第一次去,他是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当时由于山区学校缺少教师,他任教过4门课,还担任了班主任。

二赴云南,熊峰一开始是在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镇丰源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岗位职责是协管乡村振兴,之后又担任了茈碧湖镇的副镇长。他在村里跟村干部一起做防返贫的动态监测,发现村集体经济缺少增长点,村里缺少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于是开始积极地跟县里的创业带头人和企业对接沟通。

“我们本身的思路是通过引入国家脱贫攻坚跟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专项资金,扶持一批本地的企业或带头人,引入一批外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通过引育并举的方式来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通过村里的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岗位的问题。”

  引入1100多万产业项目资金“筑巢引凤”  

二度援滇,聚焦村集体产业振兴,熊峰引入了1100多万的产业项目资金,服务本地创业带头人。“1100多万其实是分为3个项目。”熊峰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讲述起背后的故事和波折。 

“刚开始我们只是想做个试点,通过申请专项资金建厂房,筑巢引凤、引企入村,让村集体有固定资产、有收入,让村民有岗位可以就业,通过留住一批中青年人,减少留守儿童。”第一期投入了200多万用来修一个加工厂房,谈好的合作对象是一个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的致富带头人。

第二个项目投资300多万,谈了一家新西兰企业。“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跟本地的创业致富带头人沟通联系,组织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带领他们去县外了解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没想到,后来这两家意向入驻企业分别因为自身运营和市场发展变化都没能最终入驻。“但是,在我们的培训过程中,有一个学员向我们提出,他家有着30年的菜籽油酿造经验,但由于缺少标准化的厂房,所以没有办法进一步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资质。尽管他有了小作坊证,但也没办法继续向外拓展销售渠道,于是就有了厂房发展的需求。”

就这样“无心插柳”,结合建好的厂房项目,正好把这个学员“招商引资”进来,很快完成了签约。之后,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学校挂职副县长黄金贤老师的推动下,丰源村还陆续跟大理州供销社以及一家昆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完成了签约。

最后一个项目投资500多万,跟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成员做云南本地黑山羊的养殖和饲料加工,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这一切,看似偶然,其实必然,正是在学校的支持下,熊峰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共同努力、运筹帷幄,让乡村振兴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互联网+乡村,科技防灾  

当地多泥石流。熊峰8月16日到达挂职地,9月13日就发生了一场大型山洪泥石流。就在救灾的过程中,熊峰发现了一些问题。

“我在灾害现场疏散群众时发现,当地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救援方式,我们沿着河边、路边喊:大家往后退。其实,我们村干部知道这个信息还是比较早的,而我们传播消息的方式是电话通知下面的村长。当时我就在思考,如果我们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由县里统一进行泥石流预警播报并告知自救和疏散方式,对于很多受灾的老百姓而言,是不是可以更及时地作出反应?”举一反三,这种方式还可以运用于山林火灾等灾害。

于是,熊峰总结泥石流救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利用互联网+乡村,科技助力乡村治理,利用国家专项资金提高辖区内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日常治安管理效能。

就这样,熊峰为下辖的9个自然村都设置了至少2至3个云广播,每天中午播报一些信息。“除此以外,我们还在森林火灾易发的地方设置了许多防火摄像头,它们能第一时间向村镇乃至县上反馈疑似火情火警。我们也接入了一些气象数据,还在村里的要道设置了必要的摄像头,提高村里的安防管理。”这些功能都为应急情况下的防灾救灾处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灾情发生后,熊峰还发起了“交大——丰源援助基金”,在师生校友、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募得数十万元用于村内灾后重建和桥梁恢复。今年重建桥梁也正式投入使用,当地村民有感于学校的善举,将其命名为“思源桥”。

  引进智慧教室加强乡村小学素质教育  

熊峰第一次赴滇是支教,发展乡村教育的情结始终埋在他的心里,于是就有了智慧教室。

“我去我们山上的一所小学时,校长李匡龙跟我说,像计算机这样的课程,我们村里的老师只能教会小朋友开关机和动动鼠标。”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熊峰,后来他获悉93届交大校友黄海鹭带着他的“支教中国2.0”公益项目在云南做智慧教室的推广和建设。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云上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形式,缓解乡村小学缺少素质教育课专任教师的痛点问题!这个项目让熊峰眼前一亮。

通过“支教中国2.0”公益项目的运作,村里落成了两间智慧教室,较好地解决了美术、科学、音乐、计算机这些素质教育课程的授课问题。运行一个学期后,更是得到了当地校长和小朋友们的认可,目前正在陆续拓展英语、职业教育启蒙等课程。

如今,熊峰虽已回到学校,但这两次援滇让他有了更多的乡土情结。“基层大有可为,但也是复杂的,需要锻炼更强的能力,才能做出更有益于基层的事。”刚刚三十而立的熊峰希望自己将来有足够的能力为中西部地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视频剪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