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奋斗|居民口中的“小巷总理”顾婕:她办事我们最放心!
2023-12-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文、图

80后的顾婕,现任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章浜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她性格风风火火,一头短发,脚踩一双球鞋,尽显干练。她所在的社区始建于90年代初,小区内有2115户,常住人口达到6200人,这个老旧小区正在焕发出蓬勃生机。

社区工作人员都知道,这位“兵支书”办事雷厉风行,居民反映的事立刻办,顾婕以她的实干与真情,收获了一方百姓的信任与支持,成为社区家家户户口中的“小巷总理”,居民们都说:“她办事我们最放心”。

 紧盯“关键小事”,发动群众“大力量” 

随着全上海推进垃圾分类整改地进行,顾婕充分认清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并将这份压力转化为动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一直是章浜社区重点工作之一。”顾婕告诉记者,居民乱倒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源头抓起。于是,顾婕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通过深入群众调研后,决定拆除原有垃圾房重建。

垃圾房拆除重建,让垃圾桶全部进房,加强垃圾回收管理,这本是件好事,可是有十几户居民想借改建之机,干脆把垃圾房移走,这样做会激化矛盾,而且不符合小区用地规划。为了做通这些居民的工作,顾婕和社区干部主动上门宣传讲解新垃圾房的规划、布局、功能,解答各类疑问。同时,还积极发动群众的力量,靠群众说服群众。经过1个多月的动员工作,小区垃圾房的改造通过率百分百。

除此之外,为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顾婕通过“日”“周”“月”的联动,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我们每日通过垃圾分类日联工作群,将垃圾分类工作动态发布群内,通过互相协调,互相监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顾婕说道,“针对一些卧床不起的独居高龄老人,由社区志愿者结对,每天定时上门收取垃圾,帮助解决。全面打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在垃圾分类整改中,顾婕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所有建议全部满足,而她自己也被大家笑称为“垃圾书记”。

“社区工作最大的自治应该让老百姓做主人。”在顾婕地带领下,大家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干净,社区秩序变得越来越有序,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自治氛围变得越来越浓厚,彼此携手为社区居民想要的温暖家而努力奋斗。

 “创文”工作情牵邻里,共商自治有“巧劲” 

顾婕表示:“为了激励‘创文’工作,我们会定期将一些在‘创文’工作中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通过照片、宣讲的形式在社区的各个层面进行宣传。”此外,以“创文”工作为契机,顾婕“巧”搭平台,在社区中开展最美章浜人的评选活动,通过这些,为社区的“创文”工作传递正能量。

由于章浜是老旧小区,维修基金已经所剩无几,针对许多绿化带已经黄土朝天的现象也只能“干瞪眼”,顾婕在这个问题上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发动社区各级志愿者群策群力,在社区中开展“我为章浜添点绿”主题活动,通过党员群众捐一点、共建单位助一点、社区居委购一点的方式,为社区主干道沿线及庭院增添一抹绿,用实际行动让身边家园美一点。

与此同时,为了让社区环境变的更加干净、整洁、有序,顾婕结合章浜实际,由党总支联合物业公司、业委会以及楼组长、在职党员等成立四支志愿者队伍即楼道清理小分队、毁绿种菜小分队、清除黑色广告小分队、社区卫生死角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分设一名队长,每天带队对小区进行清理和整洁。 

为进一步加大章浜社区的“创文”工作宣传力度,党总支在社区中开展了随手公益活动,号召社区各界人士做到5个随手即防盗铁门随手关、垃圾盖子随手合、白色垃圾随手捡、黑色广告随手清、卫生死角随手拍。此项活动开展至今,赢得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大家都纷纷表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加随手公益活动是社会新风尚,为社区‘创文’工作献一份绵薄之力。”

 民生服务“小细节”,“一键直达”不是梦想 

社区是践行为民服务的首要之地,民生服务“小细节”,都可以体现社区“大冷暖”。“走四百”行动,不仅仅是走进居民家门,更暖了居民的心。据顾婕回忆,章浜社区居委会在“四百”走访的过程中收集到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带回居委会进行认真分析,其中,就有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311号楼的大部分居民想要加装电梯,但是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构造,一开始无法列入符合电梯加装的楼栋。”顾婕介绍道,“章浜社区311楼栋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共有65户居民。在前期的加装电梯可行性报告中,因为该楼结构特殊,一层二层为商业裙房、三至七层为居民住宅楼,楼上业主需要通过户外楼梯到达二层屋顶大平台,再经各门洞入户,加装电梯无法直达各门洞,故评估该栋楼并不适合加装电梯。但中高楼层的居民上下楼困难又确实存在,加装需求迫切,于是大家提出可否装到二层平台处。”

对此,章浜社区居委会及时了解到他们对加装电梯的想法,立即召开社区“四位一体”联席会,第一时间将此事报告街道,在街道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出面搭建商议平台,邀请相关单位多次实地踏勘,现场座谈,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修改设计方案,最终让311楼栋居民实现了“一键直达”愿望。

深入人心,做群众工作知百家情。“其实,加梯工作推进中,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底层商铺的反对,经走访了解,他们认为电梯井会遮住商铺的窗户,影响通风和采光,所以,坚决不同意。”顾婕说道。为此,居委会成立一支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物业经理、业委会主任、社区德高望重的党员组成的 “加梯协调小分队”,这支小分队的成员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向商铺业主们宣传加梯理念,并利用各自的社会资源,委托熟悉商铺业主的朋友帮助一起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商铺业主被他们的真诚感动,同意该楼栋加装电梯。

加装电梯虽说是多数居民的愿望,但具体实施起来困难却不少。章浜居委会通过招募311楼栋加装电梯“三人小组”,小组成员由该栋楼里有威望、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组成。在电梯加装征询期间,311楼栋共有居民65户,比普通楼栋多出了一倍,但三人小组的成员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迎难而上,发挥“5+2”“白加黑”的奉献精神,不分昼夜的挨家挨户征询,宣传加梯方案。

其间,有一户居民因为担心加装电梯后,楼下非机动车棚被占,无法停车,故投了反对意见。三人小组获悉后,立刻来到这户居民家中,把设计方案给他们看,并让加装第三方把加梯后的立体效果图带到现场,将确认加装的位置以及重新规划设立的非机动车棚,这户居民也被深深感动到了,从反对变成了同意安装。

随着311栋的电梯的正式启用,居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明显增强。而顾婕为老百姓“穿针引线”,迎难而上,沟通协调,换位思考,在深入了解居民的“急难愁盼”后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也最终成为了居民真正的知心人、自己人,为上海这座城市治理、城市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