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租户为何给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打出五星好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来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情况。
城市发展离不开建设者管理者的辛勤付出,为了做好对他们的安居保障,近年来,各区着力健全和优化“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保障住房供应结构,打造了一批租金低、品质优的“一张床”项目,定向供应给城市建设管理和基础服务的人群。
事实上,这几个月来,全市又有一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已经试运营。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包括浦东、徐汇、长宁在内的多个项目。受访租户均给出了五星好评,表示入住后幸福感满满,既实惠又便利。
浦东 夜间安全巡逻,还能在家烧饭
从罗山路地铁站下来,骑辆车约10分钟左右就可以来到港城中环汇•领寓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来到4楼,进门就闻到菜香味,厨师主管欧阳先生的妻子正在做午餐。原来,这里的每间房都配有独立厨房,可以用电磁炉做饭。
从基层的厨师做起,到如今进入管理岗,背井离乡来上海打拼的欧阳文静在这座城市留下了20多年的足迹。
“这是我来上海20多年住得最舒服的一次。”欧阳文静告诉记者,自己之前住在闵行,通勤时间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则只需要30分钟左右。而月租也从原来的2700元降到现在的1600元。
作为第一批知道租赁消息的他早早申请,早早搬了家,迄今已经入住2个多月了。“实惠,真的实惠。这里入住的人有共同语言,说不定未来还能结交一些朋友,比住小区感觉要好。”
“未来我们还会开展各种活动,你们有什么需求尽管和管家提。后期,我们还可以给你们提供法律咨询。”和记者一起进门的上海港城领寓房屋租赁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先生又带去了一系列利好消息,“你知道吗,我们最近引进了配套超市,快递收发站,还将开设到地铁站的短驳车。”
来到6楼,租户王小姐带记者一行参观了她的“小家”。进门口铺设了厚厚的地毯,厨房里摆放着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卫生间里是各种护肤品。
“能租到这里真的太幸运了。”从随申办上发现租赁消息,到决定搬家只花了一周不到的时间。入住后,王小姐更为自己的决策暗喜,“搬家的原因有四。第一是路程,我原来住航头,上班通勤时间单程要一个半小时,实在太远了,现在则缩减到了40-50分钟。第二,我是女生对安全性要求高。我观察了一下,这里所有的外卖小哥进出要登记。我每晚下班抵达公寓需要刷脸进来,系统会进行身份识别,陌生人不得入内。晚上还定时有物业巡逻。三是这里附近的生活设施距离居住地在一公里以内,步行去超市、菜场等都很方便。此外,我希望住的房间有阳光,我租到的房间又是朝南的。这些都满足了我对小家的期待。”
在电梯口,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打卡按钮,原来,这是让夜间巡逻的保安打卡所用。
走出单元,来到服务中心,90后电工汪师傅干完活在沙发上小憩。“我工作的地点就是园区,搬到这里后下楼就可以干活,服务中心相当于我们的加油驿站,我平时喜欢在这里看看书,吃吃点心,和工友聊聊天。” 汪师傅表示,虽然自己租的单人间月租是1600元,但公司补贴后自己每个月只要支付四五百即可,相当实惠。此外,自己的孩子老婆在老家,寒暑假孩子也可以过来一起住。
上海港城领寓房屋租赁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先生介绍说,港城中环汇•领寓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有150套房源,包括6人间12套,单张床位价格550-600元/月;4人间108套,单张床位价格400-550元/月;标准2人间6套,单张床位价格400-450元/月;升级上床下桌2人间6套,单张床位价格750-800元/月;以及夫妻床2人间18套,单张床位价格750-800元/月,总计可提供564张床位,整体户型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客户入住需求。
“这里在改造前是建桥学院的学生宿舍,80%的户型朝南,每间房都有独立的阳台、卫浴、开放式厨房,电磁炉、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桌椅、衣柜等家电家具一一齐全,能达到拎包入住状态。房间密度小,楼栋间距大。因为是多层房,租户既可以走楼梯也可以坐电梯,上下班不用挤电梯。”张先生介绍说,为解决生活配套问题,该项目还引进农夫山泉售卖机、便民超市、菜鸟驿站、便民餐车等生活配套服务,尽可能的提升居住体验感,增强生活便利性。为解决项目的交通问题,配备短驳班车,便利通勤;楼栋下设置了非机动车充电棚,解决日常非机动车停放充电问题;为从事城市基础服务的人群提供更加便捷体面的安居保障,增强入住体验。“我们希望构建‘馨’级高品质租住生活,为上海的城市奋斗者打造温暖港湾。”
徐汇 配备社区食堂、共享厨房
“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南站汇家公租房项目距离15号线华东理工大学地铁站只有四五百米,出了地铁记者步行10来分钟就到了公租房。
徐汇环卫工人徐永东以前租住在闵行,骑电瓶车上班需要半小时,现在他只要步行1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工作地点,方便了许多。更让他惊喜的是,以前的月租需要2000元,现在个人只需要400元。
因为老婆小孩在老家,单身一人在上海的他选择租一间有四张床的套间。推门而入,仿佛来到了大学学生宿舍,下面有桌子、衣柜、收纳空间等,上面则是床铺。
徐师傅告诉记者,平时干完活可以到社区食堂去用餐,偶尔如果想做饭也可以到共享厨房烧菜。公租房还设了共享洗衣机、烘干机等设备。
最近恰逢落叶季,作为清道班成员的他要清理方圆一公里的路面垃圾,加班时间也多了起来。徐师傅说,下班后最惬意的莫过于到新家洗个澡,吃顿热乎乎的饭,在干净整洁的家里休息。
作为已经来沪10年的新上海人,徐师傅坦言,这几年自己的待遇越来越好了。“刚来的时候工资低,现在除了加班费,基本工资有5000元左右,还有那么好的住所。我记得11月中旬住进来时,每个人还发了一份大礼包。”
南站汇家项目经理朱丽华向徐师傅介绍了家具的“隐藏功能”。“我们之前的1.0版的床是钢木结构的,现在升级为实木床。这样租户爬上下铺触碰到木质床架不会感到凉。希望让这些城市建设者们感受到来自这座城市的温度。此外,我们对储物空间也进行了优化,增加了被褥、衣服、书籍等的收纳功能。还增加了社区食堂、便利店等生活配套设施。”
管家赵泽旭介绍说,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目前入住的租户以环卫工人、建设、水利、市政养护等一线蓝领为主。尤其是建设类的工种,入住具有周期性,往往一个工程结束了就换了一批人,人员替换较为频繁。目前该项目有四个管家负责所有房间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一对一管家服务,宿管会经常查房确保多人间宿舍设施安全。
朱丽华表示,南站汇家公租房项目是徐汇公租房公司在徐汇区打造的“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示范项目,于2023年11月启动试运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9094㎡,为独立园区,由4栋楼组成,1号楼配置房间150套精装单间;2、3号楼为宿舍型房源共计55套254个床位,主要房型为二人间、四人间和六人间;4号楼作为多功能综合楼使用,配有共享阅读空间、培训基地、党群服务中心、便民食堂、便利店等配套设施。该项目邻近15号线、1号线、3号线,交通便利。项目附近三公里范围内有上海植物园、锦江乐园、徐汇日月光,涵盖了餐饮美食、零售百货、休闲娱乐、儿童早教等业态,居住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
长宁 启动公寓自治,还设有楼长机制
步出地铁江苏路站,沿着时尚的愚园路一路前行,拐个弯进入镇坪路,来到一个老小区,小区外外墙是黄色的4幢住宅楼就是长宁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记者在公寓门口看到了一辆辆电动车,还有充电设施。打开铁门,进入公寓的院子里,一盆盆绿植郁郁葱葱。走近一看,每盆绿植居然还包管到室,有专属的房间进行管理。
墙上则贴着公寓自治公约,“燃爆物品不存放、居住场所不喧哗;楼内过道不堆物、车辆停放不争抢;室内空间不吸烟、行车规范不占道……”
除了自治公约外,该公寓的每幢楼都设有楼长。来自圆通速递的租户石俊松就是自己所在楼的楼长,他经常会查房,监督租户的个人卫生,排查楼道堆物、电瓶在室内充电等违规行为。
1990年出生的石俊松10多年前来沪逐梦。起初他在七浦路当快递小哥,后来又辗转了静安、虹口、长宁等多个区,如今已经晋升为网点经理。
在入住这里前,他租住在虹口,要骑半个小时的电瓶车才能上班,搬到新家后,他走路5分钟就能上下班。考虑到目前妻子正处于备孕期,他租了一间小两房。他开玩笑地说,没准以后宝宝就会出生在这里。“这个地段真的是寸土寸金,附近的小两房的月租要五六千,我的月租才2800元,性价比也太高了。”
空闲的时候,石俊松和妻子最爱去的地方是步行一两分钟即可抵达的江苏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感觉这里就像是专门为我们配套的一般。这里可以健身、吃饭,二楼有个阅览室,我们经常去看书。今年中秋,我们还参加了一场活动,和顺丰小哥一起猜字谜、套圈。”
“目前这个项目的104张床位已全部安排入住。”上海长宁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区域经理朱勇健告诉记者,晨建公寓作为长宁区首批挂牌“新时代城市建设管理者之家”项目,于今年7月12日在市房管局主持下集中揭牌并正式对外供应。项目建筑面积达1370平方米,共有4幢住宅楼,可提供104张床位,月均出租价格约900元/张,每套房屋均配备独立卫生间。项目房型丰富,可提供一室、二室、三室三种房型,建筑面积从24-82平方米不等。项目主要供应对象为从事城市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的一线劳动者及新就业群体,每栋楼按入住者行业分类供应,安排环卫公司、圆通、顺丰快递等员工入住。
他还介绍说,考虑到快递小哥的工作需要,项目配备有多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为入住的新就业群体带去“家”的温暖。同时,由于项目体量较小,根据入住人群的洗晒需求,为他们打造了公共的洗衣烘干设备及晾晒点,并配比一定的绿植,美化居住空间。
据悉,该项目以党建引领为服务特色,依托江苏路街道镇宁路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主阵地作用,如提供集学习教育、开展活动、接受服务为一体的暖心驿站;利用公共空间,开设阅读角、居民休闲娱乐间等;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党员干部、志愿者、居民共同参与。为进一步提升新就业群体服务质量,长宁区以晨建公寓为载体,打造“暖新巢+”品牌,把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延伸到家门口。
全市已筹措首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1.1万张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解决来沪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品种。市房管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冰表示,本市计划“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到“十四五”期末,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总量达到60万套(间)以上,其中形成供应40万套(间)左右。本市编制一张规划蓝图。将“十四五”期末累计建设筹措计划结合空间规划全面落地落图。重点在商业商务集聚区、产业园区及周边、轨道交通站点附近以及新城等人口导入区域布局,强化供需适配,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张冰介绍说,本市制定了一套设计标准。以“小户型、全功能、悦生活”为理念,积极探索优化保障性租赁住房设计,开展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设计大赛,向全社会征集优秀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建、改建设计地方标准。不仅如此,还依托市政府政务服务“随申办”APP,开发“我要租房”应用场景,汇集本市保障性、市场化等各类租赁房源,面向社会提供在线看房选房、申请预约、合同网签备案、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等一站式服务。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对象可以实现当天线上申请、当天完成审核并签约入住。
据悉,本市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通过定向挂牌和协议出让等方式拿出优质土地资源,以大幅低于同地段商品住房的地价,加快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供应租赁住房用地222幅,总建筑面积近1900万平方米,可提供超过25万套租赁住房,其中大部分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同时,细化落地保障性租赁住房规划土地方面的支持政策,打通多种房源建设筹措渠道,多措并举筹措房源。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超大型城市,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城市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的一线建设者、管理者,是城市发展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同样也是城市的主人,解决好他们在上海就业期间的安居宜居问题,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顺应高质量发展、把他们的积极性更好调动起来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张冰介绍说,2023年初,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住建委、市房管局结合主题教育调研,根据城市一线建设者管理者租赁需求特点,积极探索在保障性租赁住房中升级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主要面向建筑、快递外卖、环卫绿化、保安保洁、物业、家政、医护等城市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行业一线工作人员,以及新就业、创业的初创人员定向供应。
“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是“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中“一张床”类型的标杆项目,具有供应对象精准、需求区位特定、租金定价低、服务保障好、公共服务全等特点,主要采用企业承租、员工入住方式,入住员工需符合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条件。在点位布局选择上,着重考虑入住对象通勤需求,努力将上下班通勤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在入住体验上,特别注重营造“家”的氛围,提升居住温馨感、舒适度,因地制宜配备好共享空间和公共设施,如共享厨房、共享餐厅、共享洗衣房、公共会客室、公共充点桩等。
目前全市已筹措首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1.1万张,各区都有分布,床位月租金主要在500—1000元左右,目前已供应9000余张,年内可全部投入供应。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积极挖掘各类资源,以更大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改造一批、筹措一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努力让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们更有尊严、更加舒心地在上海居住生活和工作,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更好感受上海这座城市温度,感受到家的温暖。”张冰介绍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