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调整优化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成
2023-12-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从有关部门获悉,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上海自12月15日起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和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房产新政优化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此次新政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规划资源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本市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规定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五层以上(含五层)的多高层住房,以及不足五层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旧式里弄等;二是单套住房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含144平方米)。

新政还优化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一是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10个基点,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二是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30个基点,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50%。同时,为支持推进“五个新城”和南北转型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全域实行差异化政策,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20个基点,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

据悉,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结合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分析  

新政有利于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上海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和调整普通住房标准,降低购房资金门槛、减少房贷利息支出、降低住房交易成本,有利于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高市场交易活跃度,进一步稳定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他分析说,该政策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居民购房门槛。首套、二套住房首付比例下降,直接降低了首套刚需、二套改善住房需求的入市门槛。以600万总价的二套房购置为例,过去首付比例为70%,其首付款需要支付420万;新政下其首付比例为50%,首付款则为300万,即减少了120万的首付款支出;如住房属于实施差异化政策区域,首付比例为40%,首付款则为240万,减少了180万的首付款支出。

“该政策减轻了购房者的房贷利息负担。”严跃进分析说,房贷利率下降,直接降低了月供或按揭贷款成本。以200万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二套房贷利率的标准计算,过去房贷利率为5.25%,月供为11044元。而按照新政4.5%的利率计算,月供为10134元。如此对比,新政前后月供减少了910元。对于执行差异化政策的区域而言,减负效应更明显。

他还称,新政减少了住房交易成本。普通住房标准关联了优惠的税收政策,此次调整标准,以住房物理要素作为认定条件,较大幅度提高普通住房的覆盖面,让更多二手住房交易享受优惠税收政策。以居民出售持有5年以上的非普通住房为例,调整标准后如变为普通住房,将免征增值税(之前非普通住房按差额征收);涉及个人所得税的,核定征收按总价的1%(之前非普通住房按总价的2%征收)。

此外,他还表示,该政策促进了区域职住平衡。“此次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和金山6个行政区,实施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即在此类区域购买二套住房,可以享受更低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进一步降低了改善居住的成本。有利于支持推进‘五个新城’和南北转型重点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更好促进区域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该政策力度符合预期,市场反馈积极向好

“该政策力度符合预期,市场反馈积极向好。”严跃进分析说,此次上海各项政策出台,其力度符合市场预期,会带来非常好的市场反馈。其中,房贷政策标准略高于央行此前规定的下限,总体上和几个一线城市保持一致;普通住房标准的调整,也符合上海的实际。总体感觉,是基于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和当前市场情况,在政策上的优化和调整。

对于新政的影响,他表示,将进一步发挥降成本、稳预期的作用。上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精准施策,说明重视和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的释放。此次上海围绕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普通住房标准等优化政策,进一步降低了房贷成本和税费负担。此类政策出台,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对稳定市场预期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其实,为了更好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稳中向好发展。早在今年9月初,上海调整优化了“认房不认贷”政策,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运行。他认为,此次政策出台,将进一步发挥好政策效应,有力支持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活跃和行情的提振。在各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房地产市场将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