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舞台绽放,“2023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启动
2023-12-15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近年小剧场戏曲火爆。因其剧场小而具有亲和力,也因其多为小制作而成为青年戏曲人“小试牛刀”的舞台。作为中国规格最高的小剧场戏曲平台,“2023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12月16日到24日在上海长江剧场和宛平剧院上演。这个“国”字头的展演也将成为今年上海戏曲舞台的收官展演之一。

此次参演的12部小剧场戏曲作品共涉及10个剧种,将在长江剧场红匣子、黑匣子和宛平剧院小剧场集中演出,其中锡剧、闽剧、五音戏、沪剧为首次亮相。展演期间还将举办专题研讨会,专家学者与院团主创共同探讨中国小剧场戏曲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近年已成大热门。今年的展演申报剧种近40个,申报展演剧目共90部。其中闽剧、五音戏、柳腔、郧剧、耍孩儿、绍兴摊簧(鹦哥戏)、湘剧等剧种首次出现在申报名单中,再次证明了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是推广和传承戏曲艺术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示戏曲艺术魅力的重要窗口。

经过专家评委的多轮遴选,最终入围的12部作品,体现出新时代戏曲人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包括京剧《鹿鸣》、昆剧《东海波臣》《<世说新语>索衣·访戴》《描朱记》、沪剧《假如我是状元郎》、越剧《假如我不是嵇康》、川剧《离恨天·审》、梨园戏《<陈三五娘·平行空间2>大闷·赛博朋克》、闽剧《银筝断》、五音戏《长生》、锡剧《红豆》、吕剧《山伯》等,这些剧目均为全新创作、巧思改编或者口碑较好的作品。

其中,昆曲《<世说新语>索衣·访戴》秉持典雅、细腻、精致的表演风格,新戏如旧,是南昆风度的典型创作代表。沪剧《假如我是状元郎》在保留沪剧特色同时融入不少“现代梗”,用创意做出与时俱进的轻喜剧。川剧《离恨天·审》是一部“悲剧喜演”作品,承袭川剧传统,又与西方荒诞戏剧的意境不谋而合。梨园戏《<陈三五娘·平行空间2>大闷·赛博朋克》将典雅的梨园戏古韵与新潮的赛博朋克机械风融合演绎,呈现出传统戏曲在繁华落尽之后的极简之美。闽剧《银筝断》创作视角独特,首次把骁将林旭和名门之后、爱国才女沈鹊应搬上舞台,从两人生死爱情经历中表现“戊戌变法”。

“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是走进新时代、拥抱新观众,为戏曲赋能的新契机。它有着浓烈的青春色彩,为大批优秀的青年戏曲人才带来‘闯一闯’、‘探一探’的舞台。”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表示,实验先锋的戏曲作品需要在演出中发掘生命力,而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正是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不仅成为精彩好戏不断上演的“码头”,更成为推动原创新作竞相展示的“源头”乃至“潮头”,从而更加丰富戏曲的蓬勃生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