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冷空气抵沪,今夜明晨或现雨夹雪,上海严阵以待
2023-12-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陈泳均 崔子润 郭颖 郭容 杨力佳 通讯员 周艺琳

12月15日,今冬以来最强寒潮持续发力,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开启速冻模式。据气象部门监测,强冷空气已经抵沪,本市风力增大,气温出现倒挂,预计夜间跌至6℃以下,如有水汽配合,下半夜到明晨或许还会出现小雨夹雪。对此,上海严阵以待,筑牢本市温暖防线。

气温跌至6℃以下,今夜明晨或现雨夹雪

今冬以来最强寒潮持续发力,预计明后两天将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橙色预警,15日08时至17日08时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东部、江淮大部、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等地气温将下降8~12℃。

上海中心气象台已于14日17时发布今年下半年以来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本市气温将明显下降,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可达11-13℃,17日早晨最低气温市区零下2℃左右,有薄冰,郊区零下6℃到零下3℃,有冰冻或严重冰冻。

今天本市以阴到多云天气为主,上午起阴有小雨,崇明、嘉定、青浦、宝山等地已经监测到了降水,降水回波呈现碎花状分布,体感更加湿冷。早晨7时大部分地区气温还在10℃上下,傍晚以后跌至6℃以下,最高温度11度,相对湿度70%-95%。

目前,本市气温已经出现明显下跌,到夜间降温幅度更大,会跌至6℃以下。气温出现倒挂,尽管早晨出门时体感还不是很冷,但下班回家时体感将会明显变冷,提醒市民朋友们下班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迎来大幅降温的同时还伴有大风,今天上午起5-6级阵风7级,沿江沿海地区和江河湖面6级阵风7-8级。前几日路面积攒起来的落叶已经被吹得满天飞。截至发稿,上海中心气象台于15日6时发布的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仍旧高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水汽配合,今天下半夜到明天早晨局部地区阴有短时小雨夹雪,气温更低,16日白天转为多云天气,全天气温低迷,仅有1~4℃,西北风5-6级阵风7级,风寒效应明显。17日早晨最冷,市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郊区在零下6℃至零下3℃。下周上海回暖也不明显,受不断补充冷空气影响,气温整体较低,真正的冬天已然来临。

气象专家提醒,冷空气影响下气温骤降且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市民需做好防风御寒及取暖工作,关注人体健康,及时增添衣物,适时减少室外活动。

兼顾“应急+服务”,交警应急部署提升能级

“防冰冻物资都配齐了,给群众准备的防寒保暖物品不能忘。”12月15日一早,位于邯郸路国定路路口的“肖玉泉中队便民服务站”内摆满了防冰冻物资和热水壶、暖宝宝、姜茶等防寒保暖物品,前往复旦大学、肺科医院、五角场商圈的车辆与人流在这里匆匆而过。

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肖玉泉中队民警平嘉辉正与路口值守警力一起清点物资。寒潮来袭,这个扎根在繁忙路口的“服务站”兼顾着应急与服务两种职能,不但能够及时应对路面结冰等突发情况,还能为经过的路人提供暖心帮助。

据预报,近两日上海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将跌破冰点。杨浦警方针对本区国伟路桥、黄兴路地道、定海路桥等易冰冻、结冰等重点路段制定了“一点一方案”,并实地开展走访和隐患排查,会同相关部门备足工业盐、沙袋、草甸、铁锹防冰冻物资。

另外,寒潮来袭时,杨浦交警将根据气象预警安排警力对途经车辆、非机动车采取绕行分流和排堵保畅工作,并为应急、救护、抢险、牵引等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必要时开启交通信号灯保障,全力开展应急处置。

“遇到寒潮天气叠加早晚高峰时,我们的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和警力部署都将提升一级。”交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李斌表示,由于国伟路桥落差较高,有积水则易在桥顶产生结冰现象。为此,他们加大了该路段巡逻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降温对道路通行带来的影响。

快速反应、高效抢修,城投水务提前谋划

上海城投水务早谋划、早准备、早发现、早处置,根据寒潮应急保障预案,严格落实各项保障工作。有效预防、及时处置低温寒潮天气可能对城投水务供排水服务的不利影响,提高寒潮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极端气候条件下城市保障运行水平。

截至发稿,城投水务各单位已完成对关键生产设施设备、仪器仪表和管道等进行检查,并落实维护保养工作,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保障设备平稳运行。

抢修队伍方面,城投水务落实寒潮应急抢修队伍187支,抢修队员共1950人、供水检漏人员176人,抢修车辆395辆,可满足快速反应、高效抢修的要求。设施设备巡检方面,部署专项巡检工作,排摸老旧供水管网5474公里、桥管3365座、排水泵站310座及已接管小区6573个,及时进行防冻保暖包扎,并对已发现的隐患逐一处置。

例如,为提前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闵行水务青年对供排水、水利设施开展巡查检查和防寒保暖工作,期间就相关注意点同步对群众做好宣传与告知,确保各项水务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同时,为应对寒潮期间可能的来电高峰,上海供水热线962740、威铃快线962323在寒潮期间可扩充至最大180路接电线路,现有热线话务员89人,已落实后备支援人员142人。

另外,城投水务利用“智能语音导航报修受理+线上渠道快速报修表单”等渠道实现报修需求分流,多渠道提升供水服务受理能力。针对往年发生受冻影响的客户主动发出提醒告示,对往年受冻损坏设备进行“回头看”排查,避免重复发生寒潮受冻情况。

上海交通开启“御冬”模式

郭容/图

针对本轮极端降温天气,上海地铁调度指挥中心COCC紧密关注气象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针对冰冻雨雪灾害的预警信息,启动相应应急响应预案。各OCC也严密监控列车运行以及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

上海地铁全线网各车站检修班组加大对设施设备的检查和保温措施。每天运营前,车站员工都会进行全面巡视,确保设备在低于0℃的低温或雨雪情况下正常运行。运营结束后,车站还会对出入口的结冰情况进行检查,并在次日运营前进行复查,确保及时清除结冰、冰霜,以避免乘客发生意外摔倒。

为防止道岔失灵等情况发生,有岔高架站提前做好道岔保养工作,对防冻道岔油进行检查,确保油量充足。各车站加强设备巡视检查和用电安全工作,特别是对户外灯箱广告牌、站台门等特殊薄弱环节设备,提前采取预防修措施,积极消除安全隐患。

恰逢冬至扫墓高峰,上海地铁各车站客服中心还准备了仁丹、风油精、创可贴等应急物品供有需要的乘客使用,第一时间为高架和地面站的员工送去了暖宝宝、姜茶等防寒护具,并提前排摸了防寒帽、防寒手套、雨披等物资,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御寒。

车辆维护方面,工作人员对关键设备实施了提前预热,并对空调系统进行了加强维护。通过实时监控,确保行车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保障列车冬季运行的稳定性。供电系统维护团队加大了对关键设备如接触网、变电站的不间断电源(UPS)和应急电源等的巡检,及时预防和解决由低温引发的设备问题。

公交方面,杨高公交已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开展冬季车辆养护、确保暖空调使用、加强安全行车教育等多种措施,确保公交车辆在低温天气下能够正常运行。

道路运输行业多措并举

郭容/图

记者从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获悉,本市道路运输行业以积极布置多措并举,全力应对寒潮来袭。

据统计,市属道路目前待命应急人数4000余人、铲雪车16辆、撒盐车79辆、清扫车198辆、其它应急车辆473辆、融雪剂303.7吨、工业盐1194.75吨、麻袋58535个、草包36835个、尿素41.1吨、丙纶袋18140只、雨衣2061件、雨鞋1944双、推雪板1770个、铁锹2452把、扫把3214个、洋镐637把、防滑链290套。

出租汽车企业将低温雨雪天气道路行车要求传达至每位驾驶员;强化超时、超速和疲劳驾驶等现象的监管,严格对出市域业务进行报备。做好应急运能预案,加强交通枢纽出租汽车站点供应保障,及时做好客流疏散。各网约车平台企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监控驾驶员驾驶行为,实时提醒低温雨雪天气安全行车要求。

省际客运行业督促各企业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加强巡查,及时维保车辆,做好出车前车辆检查和驾驶员在低温雨雪天气行车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的培训等工作;注意天气预警信息,掌握运行区域天气和路况,对途径恶劣天气影响地区及时调整运行路线,各客运站做好站内滞留旅客信息告知和疏导。

危险品运输、货运行业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好出车前车况检查,防止“带病”上路;强化动态监控,密切注意沿途路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行为;必要时采取绕行或停驶等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加强寒潮应急值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通过第一时间有效处置降低灾害损失。强化值班和技术保障人员培训,及时掌握一线情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陈泳均 崔子润 郭颖 郭容 杨力佳 通讯员 周艺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